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俩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管道升
现代人远远没有古人浪漫。
我们预防另一半出轨,无非是采取传统做法:一哭二闹三上吊。在现代文明明文规定了一夫一妻制的前提之下,我们的三个绝技常常是适得其反,没有把另一半拴牢,反而把对方推远了,给喜欢叮臭鸡蛋的苍蝇可乘之机。
元代奇女子管道升就不一样了,仅仅凭借一首诗,就把打算纳妾的一代名家赵孟頫的心给哄得服服帖帖,再也不谈纳妾之事。
百科记载:管道升(1262年-1319年),字仲姬,一字瑶姬,元代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喜欢画竹、梅、兰等清新物象,与卫夫人(卫铄)并称“书坛二夫人”,代表作品有《墨竹谱》《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等。
在女人地位普遍不高的封建社会,管道升凭借着自己的“奇”,没有被滚滚前进的历史淹没,反而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女子对待人生和婚姻有自己的大智慧,她明白一个道理:做好自己才能过好生活。
奇女子一奇:大龄剩女的修养
“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李宗盛的这句歌词,用在管道升身上简直不能更贴切了。
很多人觉得:大龄剩女大多条件不好眼光又高。管道升却是个例外。
“大龄剩女”这个词是现代人发明出来的,意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管道升嫁给赵孟頫的时候已过28岁(这个颇有争议,也有说26岁),对于女子15岁就可以出嫁的元朝来说,不论是26岁还是28岁都算得上是高龄剩女了。就算是以现代人的标准来说,也是妥妥的剩女的一员。
据记载管道升除了才情横溢之外,本是也是容貌端丽,按道理来说不应该成为剩女。
管家是春秋时期管仲的后代,管道升的父亲因此被尊称“管公”。管家只有两个女儿,没有男丁,管家人把女儿当做儿子养。管道升才华横溢有大智慧,为人处世和生活情趣大异于普通女子。
管道升适婚年龄时适逢宋朝灭亡,元朝开端,在朝野交替的时候,选择夫婿更需要慎重。父母对女儿厚爱,为女儿挑选夫婿格外用心,管道升迟迟没有觅得适合的夫婿人选。
夫人生而聪明过人,公甚奇之,必欲得佳婿。予与公同里干,公又奇予,以为必贵,故夫人归于我。
——赵孟頫《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
管道升与赵孟頫的婚事可以说是父亲慧眼识人的结果。
赵孟頫才貌双全,早有名声在外,是“吴兴八俊”之一。他本是宋室后人,生活在元朝自然备受冷落生活凄苦。管父却一眼相中他的才华,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剩者为王》里有一句台词:“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她不应该到外面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管道升无疑书写了剩女们的传奇故事,28岁嫁给赵孟頫,一生恩爱有加,58岁去世时还让赵孟頫生出“相伴三十年,如今剩我一人,我真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的感触来。如此深情,此生足矣!
奇女子“二奇”:欲与郎君比高低
“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然者也”。
从赵孟頫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管道升在嫁给他之前,并不善书画。
后来有人夸她画的好,她说:
“操弄笔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窃见吾松雪精此墨竹,为日既久,亦颇会意……”
好的爱情就是这样,不会因为在一起而放弃了自我成长,反而是在对方的带动下成就更好的自己。
管道升这样的女人,即便是在女子最大的职能是相夫教子的封建社会,也能通过自己的热情和好奇之心,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冲破藩篱。后世人不称呼她为“赵夫人“,而是保存自我人格的“管夫人”。
管道升模仿丈夫的画,也模仿他的字。关于他们两人相互比拼的情趣,历史上留下过有趣的传说,传说之外是名垂千古的名画名字。
想要超越丈夫,成就千古名画“发绣观音像”
管道升能够迅速自学成才,在于她的不服输。她模仿丈夫的画,不仅模仿更想超越。
她曾经花半个多月画了一副山水画,请赵孟頫评价,没想到赵孟頫看后,指出画中多处不足,求赞赏不成,反被泼了冷水。
聪慧如管道升,既然画技比不过丈夫,那就从设计构思上去超越。结合自己刺绣的技巧,管道升想到了用头发和丝线为原料,修制一副观音像。这幅观音像头发用管道升自己的头发绣成。
赵孟頫惊叹自己妻子的作品之精妙,对管道升的喜爱更进一步。而这幅“发绣观音像”也流传至今,收藏进博物馆里。
发绣观音像
管夫人作书,寸绡片纸,名垂后世
管道升学字,专于小楷和行书。被当代人追捧:“管夫人作书,寸绡片纸,人争购之,后学为之模范”。后世人把她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并称“书坛两夫人”。
据史书记载,元仁宗让人将管道升所书的《千字文》与丈夫赵孟頫、儿子赵雍的书法作品裱为一卷,盖上御印,收藏于秘书监:
俾使后世知晓大元皇朝不仅曾有一位善书妇人,且其一家俱为善书之士,堪为人间奇事!
管道升在封建社会里,有一种超脱当时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的生活中不仅仅有家庭琐碎,在持家之余,能够醉心于自己喜爱的书法和绘画,把别人看做艰苦的学习当做生活的情趣。
放在现代婚姻里来看,管道升的为妻之道也值得学习:女人只有先成全了自己,才能换来自始而终的爱情。
奇女子“三奇”:诗句传情比金坚
管道升与赵孟頫的爱情堪称封建社会的传奇故事。
元代蒙古族夫妻是多妻制,汉人虽然不允许娶多个妻子,但是可以纳妾。
管道升与赵孟頫本是晚婚,三十多岁才成亲的赵孟頫对管道升喜爱有加,常常作诗加以赞赏,更对妻子的画作赏识有加。
“道升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此卷虽是小景,深得暗香疏影之致……”
不过,再深情的爱也有退潮的时候。当婚姻遇到危机的时候,管道升理智的用自己的智慧赢回了赵孟頫的心。
修竹美人图
50多岁的时候,赵孟頫或许是看多了周围的人身边莺莺燕燕,自己心中痒痒,有了纳妾的想法。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娶几个吴姬、越女亦无过分,你年近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并不像封建社会的女子一样拿出妻子的大度来,给赵孟頫张罗纳妾之事。她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写出一首后世传唱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诗道尽了夫妻之间的情义:两个人因为深情成为夫妻,夫妻生活就如同把两个泥塑的人在生活的水中重新糅杂在一起,重塑了一个你我。这个过程中,我们早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个体,变成了命运共同体。这就是婚姻的意义,“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看懂了管道升的意思,从此再不提纳妾之事,一生一世只爱眼前这一个人。
“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是管道升对于爱情的理解,对于我们来说也有借鉴意义:保持一部分的自我,保持一部分的融入对方,这才是成熟的爱情应该有的样子
奇女子四“奇”:淡泊名利爱自由
管父慧眼识人,为28岁的女儿挑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丈夫,而这个被他高看一眼的前朝官家之后,也不负所望,官拜一品,元仁宗时被封为魏国公,管道升册封魏国夫人。
赵孟頫身为宋代赵家后人,现在却在元朝为官,为元朝效力,赵孟頫在外忌惮外人言论,在内内心惶惑,承受了巨大的言论和心理压力。他因为怕“为人所忌”,上书请求外调。于他而言,能够体面的活下去足矣,苦闷之际,赵孟頫作了一首《渔父词》以纾解情绪。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侬在东南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赵孟頫
他的烦忧管道升都懂,管道升并不流连于荣华富贵,在丈夫犹豫不决的时候,她以诗明志,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他归隐的意愿,一起自由自在地生活。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晚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间去雪水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管道升
延佑五年,管道升旧病复发,赵孟頫频繁上书请求归隐,终于在延佑六年四月得以南归。
可是命运并没有让他们如想象中那样,“笑把鱼竿上画船”、“弄月吟风归去休”成了泡影,等待他们的是“死别”的痛楚。
延佑六年五月,管道升病逝。这一年,管道升58岁,赵孟頫66岁,三十年的夫妻情深让赵孟頫难掩妻子死亡带来的悲痛打击。
孟頫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如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临。
半年后,赵孟頫仍旧余痛未消:
盖孟頫与老妻不知前世作何因缘,今世遂成三十年夫妇?又不知因缘如何差别,遂先弃而去?使孟頫棲棲然无所依。今既将半载,痛犹未定……
三年后,赵孟頫去世,二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终于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相守。
好的爱情早晚会遇到,爱情过渡到婚姻之后,漫长的婚姻岁月中,学学管道升的婚姻智慧:好好生活也别忘了完善自我,制造夫妻间的情趣;面对婚姻中的问题,理智地思考,不委屈自己也不伤害对方;在面对人生大问题上,拿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