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抢跑项目新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10:00    

来源:【咸宁新闻网】

本报记者 柯建斌 陈新 丁伟 通讯员 刘斐 金光明

项目“加速跑”,奋进“春天里”。

4月3日,全市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通城举行,该县32个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143.25亿元。

“以开门红引领全年‘满堂彩’,以好环境助推项目加速度。”县委书记黄建平说,这些项目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既有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也有打基础、立长远的民生工程,将进一步为推动通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汇聚新动能。

恒鑫电子:以商招商建园区

发展首要在企业,首位靠企业,首先看企业。工业园区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

4月1日,走进湖北恒鑫电子信息创新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推土机、挖掘机来回作业,现场建设一片热火朝天。

“项目年初签约落地,目前已完成地勘,现在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一期预计在今年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通城县经济开发区干部徐立新介绍。

建设中的湖北恒鑫电子信息创新科技产业园,位于通城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东南侧,是由通城深圳商会旗下的奥仕达科技、协盈控股、思慕尔科技、茂达兴科技、龙祥机电设备等5家公司共同出资建设。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81.99亩。项目分三期建设,规划建设14栋数字化智能厂房、5栋智慧仓储物流中心、4栋人才公寓、2栋创新研发中心和2栋综合服务中心,配置1000余台套智能化生产设备。重点布局半导体芯片封测、智能终端产品研究生产、新型显示技术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配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项目致力于建设集研发、生产、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延伸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五家企业专攻的领域各不相同,产品包含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云计算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我们将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产业间的联系与协作,打造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平台。”湖北恒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深圳市茂达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方茂说。

卢方茂表示,他们五家公司的负责人均属于深圳市湖北通城商会成员,此次回乡创业是被通城县委县政府的诚意所打动,以及被通城良好的营商环境、产业基础所吸引。产业园未来将立足通城,积极融入通城产业发展大局,力争三至五年实现上市目标。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吸引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带动1000余人就业。

引青济隽:城乡供水硬支撑

2日,通城县引青济隽工程取水口施工段,大型挖掘机和运输车辆穿梭忙碌,各种作业声交织入耳,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引青济隽工程,是将青山水库的优质水源输送至通城县城及沿途乡镇,于2024年9月30日开工,计划2028年10月完工。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全县城乡供水同网、同价、同质,是全面提升通城县供水安全的支撑性工程。”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黎记明说,该项目总投资8.96亿元,以通城县境内东北部的青山水库为水源,依次经四庄乡、沙堆镇、隽水镇,干线长24公里,肖沙支线长14公里。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隧洞13.2公里、暗涵1.8公里、倒虹吸9.2公里,日供水规模10万吨的阔田水厂等。

为确保项目早建成、群众早受益,自开工以来,通城县精心组织、抢抓工期,全力推进引青济隽工程项目建设。

在离取水口10公里的四庄乡向家村,中交二航局正在这里施工,现场红旗飘扬,工程车辆不间断作业,施工人员铆足了干劲,正在进行涵洞的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

“目前,暗涵段基坑开挖850米,浇筑成型690米,清表1.8公里,倒虹吸段清表1.9公里。”中交二航局引青济隽项目常务副经理杨建兵介绍,在质量方面,公司以高标准、严要求把控每一道施工工序,打造精品工程;在工期方面,抢抓晴好天气,克服困难,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争取工程早建成早生效。

据了解,引青济隽工程已被列入《湖北省“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规划》,为鄂东南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湖北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咸宁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重点任务。这一项目建成后将为通城县提供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有效缓解缺水现状,满足城乡生活用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353国道工程:新建扩建“大动脉”

“353国道新扩建工程一期8.37公里路基施工基本完成,隽水河大桥也已完工,计划年内通车。二期关刀工业园到大柱段完成清表,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全县征地报批手续也基本完成。”通城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办主任、353国道技术负责人刘国富介绍,项目部通过制定合理的工期,抢抓晴好天气,加班加点,抓紧施工,保证工程按计划推进。

横贯通城全境的353国道,是该县的重要交通干线,承担着县域内部出行、对外出行和区域过境交通等多种功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原来为宽12米的二级公路面临设施老化、交通拥堵等问题,特别是逢年过节,沿线乡镇拥堵不堪,交通事故频发,急需升级改造。

为了回应群众关切,满足沿线群众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县委县政府精心谋划和部署,全线改造升级353国道。项目总投资10亿元,起于麦市镇,止于通城县与湖南临湘市交界处。全长约45公里,新建桥梁12座、涵洞104道。工程采取“新建+扩建”模式,其中新建34公里,改扩建路11公里。项目实行分段建设,一期于2023年开工建设;二期于2024年开工,计划工期36个月,预计2027年底完工。

据悉,353国道新建扩建项目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考虑到城区和农村地形、车流量等的不同,时速、路宽标准略有不同。城区为双向六车道33米宽,设计时速60公里;农村为双向4车道25.5米宽,设计时速80公里。

353国道串联武深高速等干线,有助于通城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对缓解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降低物流成本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将促进湘鄂赣三省的联系,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咸岳九小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推动通城城乡融合产业转型的步伐。

“交通物流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大动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吴红艳说,将以通平修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谋划推进353国道、通修高速等一批湘鄂赣边界交通一体化项目,加快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等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鄂湘赣地区物流集散中心。

本文来自【咸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政策助推创新链产业链两“链”相融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经济参考报》4月7日刊发记者郭倩采写的文章《政策助推创新链产业链两“链”相融》。文章称,将出台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国家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布局一批新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动独角兽
    2025-04-07 11:36:00
  • “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来啦!推行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
    记者从黑龙江省人社厅获悉,近日,国家下发《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从2025年起到2027年底,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聚焦就业岗位挖潜扩容,面向有就业和
    2025-04-07 11:18:00
  • 思瑞浦上涨5.04%,报132.66元/股
    4月7日,思瑞浦盘中上涨5.04%,截至11:00,报132.66元/股,成交5.25亿元,换手率3.08%,总市值175.91亿元。资料显示,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328号创意产业园2-B303,公司主营高性能信号链模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数模混合前端的研发与生
    2025-04-07 11:08:00
  • 央媒看四川|从一家园区看政策托举产业向“新”
    跑道上,一架大型智能化工业级无人机腾空而起,进行发动机性能、耗油量测试;车间内,3名工作人员围着一架水陆两栖无人机,聚精会神地组装……距离四川自贡市主城区10多公里,国道348线左侧,自贡航空产业园坐落于此。产业园区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集聚了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自贡航空产业园具有“双机场
    2025-04-07 10:21:00
  • 远销海外的环保餐具“有点甜”
    ‍‍‍‌‍‍‌削开坚硬的外皮,一口咬下,反复咀嚼,清甜的汁水在齿间流淌……甘蔗,堪称植物产业中的“卷王”,成熟后的它,不仅是深受欢迎的水果,更是在烹饪、药用、造纸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是云南省第一产糖大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覆盖蔗农12万人,每年产糖量高达28万吨
    2025-04-07 0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