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见太阳 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14:00    

来源:人民网

春日的蓉城,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3月28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四川成都站首演,该剧以北宋文豪苏轼为主角,通过舞台艺术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展开一幅“活态化”的北宋画卷。

剧组全体演职人员近日走进眉山三苏祠,溯源“三苏”文脉,在古柏苍翠间感悟“一门三进士”的家国情怀,为舞台创作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基因。

《苏堤春晓》剧组在眉山三苏祠参观学习。受访者供图

话剧《苏堤春晓》以苏轼在杭州疏浚西湖、修筑苏堤的史实为脉络,将诗词、书画、宋式美学融入戏剧结构。舞台设计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让苏轼笔下的“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句幻化为流动的江南水墨。

东坡故里是千年文脉之地,《苏堤春晓》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900多年前,一个名为苏轼、吃着眉山春笋长大的少年从这里出发,把蜀地的烟火气酿成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900多年后,我们回到这片孕育悠久文脉的土地,从千年三苏祠中感悟文化自信,仿佛一次隔世对望,让我们更加昂扬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精神。”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苏堤春晓》中苏轼扮演者辛柏青表示:“‘三苏’的文学成就、家训家风,给了我极大震撼与鼓舞,我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承担国有院团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未来,剧院‘第二现场’会向‘全场景交互’发展,促进艺术与科技共生,强化沉浸式体验。”田沁鑫表示,“用年轻语态解构厚重历史,以科技手段激活文化记忆,这充分证明传统文化从不是‘古董’,而是流动的精神长河。”(人民网 肖聪聪)

相关文章

  • 【甘快看】国宝画重点|这个聚落,书写史前彩陶文明传奇
    彩陶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史前彩陶艺术的绚烂篇章莫过于距今约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然而自马家窑遗址发现百年来关于马家窑人为什么如此擅长并专注于彩陶艺术的创作在史学界始终是个“谜”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不仅为拨开历史迷雾提供了新的关键线索还丰富了中华文明在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
    2025-04-03 19:32:00
  • 诗韵长安 风雅千年 长安司马村举办杜牧杏花清明诗会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4月2日,乙巳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以“诗韵千年·杏会长安”为主题,西安市长安区司马村成功举办了杜牧杏花清明诗会。本届清明诗会由西安长安杜牧文化研究会、长安唐诗之旅组委会联合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师生共同策划组织,作为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教研实践活动,在杜公
    2025-04-03 11:43:00
  • 歌圩潮涌承古韵 文化赋能促发展——民歌一条街架起文化惠民桥梁
    春天的绿城,木棉似火,邕江如练。3月31日,随着“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启幕,南宁市“民歌一条街”在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启。这场以“与民欢歌、全城同乐”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让“民歌”从舞台走向街头,更以创新形式架起文化惠民、与民同乐的桥梁,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2025-04-02 22:09:00
  • 一滴水见太阳 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
    来源:人民网 春日的蓉城,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3月28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四川成都站首演,该剧以北宋文豪苏轼为主角,通过舞台艺术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展开一幅“活态化”的北宋画卷。剧组全体演职人员近日走进眉山三苏祠,溯源“三苏”文脉,在古柏苍翠间感悟“一门三进士”的家国情
    2025-04-02 21:14:00
  • 涌赤水河浪,淬红色血脉 传承“四渡赤水”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长征精神。近日,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下辖泸州分行前往红色古蔺,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分别与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签署“红色合伙人”党建合作协议,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金融服务创新再上新台阶。根据协议,兴业银行泸州分行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设
    2025-04-02 1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