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鹏飞:杭州是个“三重”城市 阿里巴巴是家“三重”企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08:00    

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以“六小龙”出圈为标志,杭州成为2025年春天最炙手可热的顶流城市。

当人们尝试解读这座“AI之城”的崛起密码时,阿里巴巴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浙江、杭州与阿里巴巴的共生关系堪称典范。

“拥有伟大企业的城市才能是伟大的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日前做客《中国经营报》“零观科技”直播,深入分析了杭州与阿里巴巴相互成就的共生密码。

倪鹏飞认为,从阿里巴巴成为全球AI第一阵营企业到杭州崛起为“AI之城”,两者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文化基因、创新生态与战略协同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重文化”成就杭州AI

在倪鹏飞看来,杭州的崛起深植于其“重视商业、重视科教、重视生活”这三重文化基因,而“三重文化”与智能时代天然契合。

杭州的这一文化特质在农业时代便已显现。早在南宋时期,杭州就已经是商业之都,明清时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更是彰显其生活品质的吸引力。近代以来,浙商精神与科教资源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文化优势。进入智能时代,这三种文化从分离走向融合,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商业文化催生了民营经济的繁荣,浙江连续多年占据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总数第一;科教文化为技术创新提供土壤,杭州的高校与科研机构成为AI人才的摇篮;生活文化则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了开源创新的社会氛围。

倪鹏飞认为,“三重文化”既是历史遗产,也是适应智能时代的密码,使得浙江在AI时代如鱼得水。“杭州成为智能化顶级城市,起源是2000年左右诞生阿里巴巴,” 倪鹏飞指出,“阿里巴巴获得巨大成功后一直坚守杭州,又带动了一大批中小科技企业、AI企业的蓬勃成长。”

阿里巴巴的崛起成为浙江文化基因的现代化表达。倪鹏飞将阿里定义为“龙头企业、平台企业、通用企业”这三重角色,其成功不仅在于自身壮大,更在于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创新生态。(注:之所以说阿里是通用企业,是因为它提供的技术和服务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首先是需求倒逼改革,企业推动政府创新。阿里对数字化商业环境的需求(如电子支付、云计算)倒逼当地政府率先改革;“数字浙江”战略的推进、杭州“城市大脑”的落地,均源于阿里等企业对高效政务与数据互联的需求。倪鹏飞指出:“阿里虽然是一家商业企业,但其创新需求推动了政府供给侧的变革。”

其次是生态外溢效应,如何从“大树底下不长草”到“森林生态”。传统经济中,龙头企业往往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但阿里却形成了“大树底下长森林”的格局,其核心在于智能经济的超大规模效应。此外,阿里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外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基础设施。

“规模经济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人才、科技、资金等硬件资源方面,使得许多想进入或是已经进入的中小企业能够分享、共享;二是软件,创新企业成功了以后,创新的思想、理念、信心等会带动模仿、扩散、联想。”倪鹏飞进一步指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的这句话鼓励了很多人去试一试、闯一闯。龙头企业的创新成功也给其他企业带来了继续创业、扩大创业的信心。

倪鹏飞引用城市学的一个观点说:“一个拥有伟大企业的城市才能是伟大的城市。”他认为,杭州与阿里正是这一论断的最佳注脚。

三体联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样本

日前,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实践。

如何通过政企联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样本?倪鹏飞指出,应该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政府、企业和家庭(个人)“三体联动”,通过“抓大带小”,调动各方资源和动力,共同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阿里巴巴具有龙头、平台和通用三大特性。政府与阿里签约,能够实现政府和企业的深度供需互动。政府知道企业需要什么、创新需要什么,从而提供支持;阿里这样的龙头企业可以发挥平台、通用的特性,集聚AI的关键资产,形成AI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创新AI时代的创新创业环境。”倪鹏飞表示。

如何持续保持这种先进性?倪鹏飞给出了三方面的具体建议:第一是创新AI时代的创新创业环境。AI时代的环境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都不一样,需要政府与企业创新探索;

第二是抓住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家庭主体(个人),人民城市人民建,不仅激发浙江、杭州当地人的潜能,也能够聚集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人才;

第三是“抓全球”。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抓全球化。规模经济在AI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全球化”聚集全球稀缺资源,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

相关文章

  • 诗韵长安 风雅千年 长安司马村举办杜牧杏花清明诗会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4月2日,乙巳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以“诗韵千年·杏会长安”为主题,西安市长安区司马村成功举办了杜牧杏花清明诗会。本届清明诗会由西安长安杜牧文化研究会、长安唐诗之旅组委会联合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师生共同策划组织,作为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教研实践活动,在杜公
    2025-04-03 11:43:00
  • 福州奋力打造省会城市医改样板 人民更有“医”靠
    深入学习推广“三明经验”,奋力打造省会城市医改样板健康福州蹄疾步稳 人民更有“医”靠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解决,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医”靠,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易看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福州
    2025-04-03 11:34:00
  • 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山东出实招
    资料王亚楠 制图:巩晓蕾“到203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3.2%,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企业安心、人才舒心、科研顺心、投资放心、服务暖心’的创新氛围全面塑成,‘创新无忧’成为科技强省建设的鲜明标识。”4月2日上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表示,通过
    2025-04-03 06:55:00
  • 节水中国行”走进兰州石化共筑工业节水新防线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_水利要闻】本站讯 近日,省水利厅工作人员赴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为企业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水宣传讲座,助力“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企业。此次讲座以“工业节水的技术突破与未来展望”为主题,深入剖析全球和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状,解读国家和我省工业节水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介绍工业节水
    2025-04-02 23:19:00
  • 歌圩潮涌承古韵 文化赋能促发展——民歌一条街架起文化惠民桥梁
    春天的绿城,木棉似火,邕江如练。3月31日,随着“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启幕,南宁市“民歌一条街”在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启。这场以“与民欢歌、全城同乐”为主题的文化盛宴,不仅让“民歌”从舞台走向街头,更以创新形式架起文化惠民、与民同乐的桥梁,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2025-04-02 2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