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科研团队破译豌豆多个重要性状背后的“基因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36:00    

新华社深圳4月23日电(记者陈宇轩、毛思倩)记者23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了解到,该所主导并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国内外机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在豌豆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找到了调控豆荚颜色、豆荚形状和豌豆花位置等性状背后的目标基因及其突变机制,为豌豆品种改良和精准育种提供了新视野、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4月23日23时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据研究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程时锋介绍,1865年,“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种子的圆皱、子叶的颜色、花色、花的位置、豆荚颜色、豆荚形状、植株高度7对性状开展杂交实验,首次提出了“遗传因子”控制性状的理论,并推导出遗传变异的规律。此后,各国科研人员陆续找到了控制种子圆皱、子叶颜色、花色、植株高度的基因,然而控制豆荚颜色、豆荚形状和豌豆花位置的关键基因一直是“未解之谜”。

对此,程时锋带领国际科研团队,综合运用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来自世界各地近700份豌豆样本的演化进程与基因组多样性展开系统解析。研究发现,控制豌豆绿荚与黄荚差异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基因突变,而是一段基因组大片段缺失;决定豌豆花位置的是编码类共受体激酶的Fa基因;控制豆荚饱满与皱缩形状的,是两个彼此独立、但功能相关的果皮发育调控基因。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构建了全球豌豆多样性高分辨率单倍型变异图谱和表型变异图谱,解析了72个关键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程时锋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解开了豌豆性状变异背后的遗传密码,也为豌豆基因组选择和AI设计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工具。

相关文章

  • 中英科研团队破译豌豆多个重要性状背后的“基因密码”
    新华社深圳4月23日电(记者陈宇轩、毛思倩)记者23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了解到,该所主导并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国内外机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在豌豆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找到了调控豆荚颜色、豆荚形状和豌豆花位置等性状背后的目标基因及其突变机制,为豌豆品种改良和精准育
    2025-04-24 09:36:00
  • 选车、看书、赏画……在宝安,用这14场展览来充实你的“五一”小长假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深圳宝安“五一”期间有14场展览,涵盖汽车、摄影、图书、艺术等多个品类,让市民朋友们一饱眼福!汽车消费:宝安汽车展,“逛”“买”两不误包含展览:2025(第18届)深圳五一国际车展暨粤港澳大湾区以旧换新购车节5月1日至4日,第18届深圳“五一”国际车展暨粤港澳大湾区以
    2025-04-24 06:33:00
  • 可载9200辆,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启航
    4月22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宣布,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在江苏正式交付,标志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销售及供应链体系的布局再上新台阶。据了解,比亚迪“深圳号”总长219米,型宽37.7米,设计吃水9米,设计航速18.5节,可装载9200辆汽车。该船采用最新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技术,应
    2025-04-23 12:17:00
  • 或将迎一大批海外游客!深圳上榜五一入境游前十热门目的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五一黄金周临近,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近日,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在“请4休11”拼假策略带动下,跨市住宿订单占比已突破80%,县域市场高星酒店消费反超高线城市,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
    2025-04-21 18:43:00
  •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西贯村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宣讲活动
    宣讲员讲述红色故事大众网记者 苑振铎 通讯员 周云 济宁报道4月17日,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西贯村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宣讲活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广大村民厚植家国情怀。活动中,宣讲员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事迹。从长征路上
    2025-04-21 1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