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海关技术中心鉴定发现并命名3个新物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09:00    

近日,国际动物分类学专业杂志ZooKeys刊发论文,报道中山海关技术中心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的3个蜚蠊新物种——白骨螱蠊Nocticola baiguensis、心形螱蠊Nocticola cordiformis、翅突螱蠊Nocticola appendiculata,一举将中国动物分类鉴定检索表中蜚蠊目螱蠊属物种数量从2种增加到5种,不仅在该属动物的中国分类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进一步丰富了该中心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的实物资源库和数字化标本库。

鉴定发现并命名的3个新物种 陈健 摄

2024年,中山海关技术中心团队与广西桂林科研人员、科考兴趣爱好者共同对当地溶洞中分布的蜚蠊开展考察,首次观察到洞穴中蜚蠊与某种蚂蚁的共生现象。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综合采用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检测技术深入开展物种研究,确认此次发现的3个蜚蠊种类在系统发育分析方面与拉丁蠊亚科之间存在紧密的亲缘关系,此前国内外均无相关报道,属新发现的蜚蠊目螱蠊属的3个不同螱蠊新种。研究论文中,科研团队分别详细描述了其分类学鉴定特征及相关生活习性。由于长期栖息于光线昏暗、食物资源有限的洞穴环境,该物种的复眼数量较之常见蜚蠊明显减少,体长不超过5毫米,形态特征与现有已报道蜚蠊物种存在明显差异,且食物来源主要为病毒高风险宿主-蝙蝠的排泄物和遗体、昆虫遗体及其他微生物,存在较高携带、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螱蠊属物种在蜚蠊分类领域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新物种的发现对研究生物演化、了解生态环境变化、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可持续性和谐共存有着重要意义,其与共生蚁类等在系统进化领域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化。

科研团队人员进行形态鉴定 陈健 摄

中山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中山海关技术中心依托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立足国门生物安全需要,大力推动病媒生物实物资源库和数字化标本库建设,创新研发病媒生物智能检测鉴定技术,着力提升科研技术在口岸生物安全防控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国门安全守护的技术支撑作用,体现了海关技术机构在保障国门生物安全中的担当和作为。

文丨记者 张德钢 通讯员 陈健

相关文章

  • 海利生物4月1日获融资买入390.85万元,融资余额1.97亿元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4月1日,海利生物涨3.51%,成交额6355.00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海利生物获融资买入额390.85万元,融资偿还572.06万元,融资净买入-181.22万元。截至4月1日,海利生物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8亿元。融资方面,海利生物当日融资买入390.85万元。当前
    2025-04-02 09:20:00
  • 腾讯、阿里千亿重金加码AI竞赛,如此疯魔,何以成佛?
    来源:港股研究社3月,AI界的风儿甚是喧嚣。继腾讯财报里透露出“千亿重金”加码AI以来,市场就有预感,AI军备竞赛将再次升级。腾讯首席战略官James Mitchell在电话会上称,“腾讯第四季度的资本支出是所有中国科技公司中最大的。”相隔仅一天,零一万物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就表示,中国市场最终可能
    2025-04-01 19:21:00
  • 环境产业乘势而上开新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开新局、起好步,对环境产业来说十分重要。近年来,环境产业在政策的东风下,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环境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
    2025-04-01 18:13:00
  • 万亿氢能产业走向应用端 金融如何赋能关键环节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发展氢能产业已经成为能源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国际氢能大会上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5-03-31 22:51:00
  • 中山海关技术中心鉴定发现并命名3个新物种
    近日,国际动物分类学专业杂志ZooKeys刊发论文,报道中山海关技术中心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并命名的3个蜚蠊新物种——白骨螱蠊Nocticola baiguensis、心形螱蠊Nocticola cordiformis、翅突螱蠊Nocticola appendiculata,一举将中国动物分类鉴定检索表
    2025-03-31 1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