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州全市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这一场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大会,徐州亮出了经济发展目标——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也定下了完成目标的总基调——稳中求进。
站在“万亿之城”的门槛,徐州汇聚了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政通人和之势,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达到7800亿元,创新创造力量加速积蓄,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79家。
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在徐州的经济版图上,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春忙图”是徐州抢先机、开新局的生动写照。2025年,徐州市计划实施市级重大产业项目300个,其中,年度实施项目290个、预期投资1043亿元。
位于徐州高新区的光因钙钛矿电池生产项目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清洗、封装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生产用于新能源储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品。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能1.2GW,年应税销售收入约20亿元。

图源:无线徐州
这仅仅是徐州市2025年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224个计划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已开工102个,开工率45.5%,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一个个大项目离不开徐州“保姆式”的全程服务。徐州港务区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全员包挂”“一线包挂”机制,实现清单化调度监管,链条化压实责任,图谱化压茬推进,节点化督查通报,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走深走实。
“目前项目进展还有什么困难吗?”3月21日一大早,徐州港务区重大项目包挂人员就来到龙威环保纸制品研发项目现场,与项目方就规划设计方案、现场临设施工进度等问题面对面商讨,一对一答疑解惑。龙威环保纸制品研发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包挂人员的‘面对面’贴心服务,不仅为我们企业带来了政策上的支持,更让我们对未来投资充满了信心。”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徐州精心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前瞻布局“5+X”未来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等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徐州市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徐州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拥有徐工集团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徐工集团积极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战略,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徐工集团与华为、360等科技巨头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联接工厂”。在徐工与华为共建的“全联接工厂”中,F5G全光网络支撑下的AGV物流系统、无人矿卡和智能生产线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45%。此外,徐工集团还积极探索矿山无人驾驶方案等前沿技术,通过“车-路-云”协同技术实现矿区7×24小时无人化作业,为全球矿山智能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图源:徐州发布
在新兴产业方面,徐州市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徐州市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徐州市正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从无人机配送物流到AGV小车助力智能化生产,从“泉心”“泉意”数字人优化政务服务到巡检机器人保障城市安全……徐州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科技创新突破壁垒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徐州市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措施,集中优质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重塑城市产业基因。
在徐州经开区,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80余款核心零部件,全部达到国际标杆水平。这种“从0到1”的无缝衔接,得益于徐州大力打造的一个个科技创新平台,让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高效转化。去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获评全省首批概念验证中心,作为判断一个研究成果能否形成产品、迈向市场化应用阶段的重要环节,该中心将资源整合起来,与项目共同寻找商业前景与最优路径,化不确定性为确定性,以一站式服务助力项目落地走向市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参与深度制作的徐州视达坦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示了新兴产业的力量。该公司已成功参与了《三体》《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200余个大型项目。
“我们将坚持创新,自主研发标准化制作软件,构建数字影视生态圈,赋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样板,开发城市IP动画、文化主题数字产品。”徐州视达坦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视效总监杨博说道。

图源:徐州发布
此外,徐州市还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徐州市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徐州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崔欣
资料来源:徐州发布、徐州高新发布、无线徐州微信公众号、淮海国际港务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