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是遵义的“北大门”。
近段时间,遵义森永科工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赶制重庆赛力斯问界M9智能座,产品全部销往重庆。同时,该公司落户桐梓让当地近200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2023年,贵州飞顺纸业有限公司将生产基地从重庆搬迁至赤水经开区,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被誉为“中国竹都”的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依托丰富的竹资源,赤水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紧盯成渝地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自2021年以来,赤水市共引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95个,签约资金82.51亿元。
赤水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袁必容说:“赤水市聚焦成渝产业链、供应链,围绕‘成渝所需、赤水所能’,持续擦亮‘竹、药、醋、鸡、酒’五张名片,奋力在产业链上融入成渝、在供应链上嵌入成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义实践贡献力量。”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近年来,遵义市不断对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截至目前,全市70余家配套企业与成渝地区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森永科工等企业成功进入赛力斯、长安汽车供应链体系。大健康产业异军突起,与重庆太极集团共建59个大药品种生产基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1.1万亩,年销售额突破4600万元。
2024年,新渝贵高铁开始勘察设计,泸遵铁路正式纳入国家规划版图,大村至遵义铁路建设达成川黔共识;高速公路建设快马加鞭,兰海高速扩容工程启动市政化改造,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等3条省际通道前期工作全面铺开……
交通网络加速织密,进一步拉近了成渝地区和遵义的距离。

“欢迎大家来官仓看村晚。”桐梓县官仓镇朱天村村民张兴芬热情地发出邀请。
2022年至2024年,重庆到桐梓避暑的游客达798.17万人次,其中来自重庆市场的乡村避暑综合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5.23%。
“桐梓村晚”已成为遵义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为遵义、重庆两地人民加深情谊的大舞台。

2024年,“遵品入川渝”成效显著,累计销售农产品价值24.19亿元,其中辣椒10万吨、生态茶叶500吨、优质生猪60万头。医疗教育合作不断深化,3家三甲医院与华西医院共建学科联盟,6个劳务工作站服务成渝务工人员近9000人。
构筑对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
遵义从基础设施互联到
产业协同发展
从民生服务共享到
生态协同治理一起
一幅幅区域协同
共融共享的壮美画卷
正在黔北大地徐徐展开
全媒记者:涂林念
部分图片来源:赤水发布 桐梓发布
编辑:艾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