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入圈”靠什么?实力+魅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5:34:00    

桐梓是遵义的“北大门”。

近段时间,遵义森永科工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赶制重庆赛力斯问界M9智能座,产品全部销往重庆。同时,该公司落户桐梓让当地近200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2023年,贵州飞顺纸业有限公司将生产基地从重庆搬迁至赤水经开区,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被誉为“中国竹都”的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依托丰富的竹资源,赤水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紧盯成渝地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自2021年以来,赤水市共引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95个,签约资金82.51亿元。

赤水市投资促进局局长袁必容说:“赤水市聚焦成渝产业链、供应链,围绕‘成渝所需、赤水所能’,持续擦亮‘竹、药、醋、鸡、酒’五张名片,奋力在产业链上融入成渝、在供应链上嵌入成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义实践贡献力量。”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近年来,遵义市不断对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截至目前,全市70余家配套企业与成渝地区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森永科工等企业成功进入赛力斯、长安汽车供应链体系。大健康产业异军突起,与重庆太极集团共建59个大药品种生产基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1.1万亩,年销售额突破4600万元。

2024年,新渝贵高铁开始勘察设计,泸遵铁路正式纳入国家规划版图,大村至遵义铁路建设达成川黔共识;高速公路建设快马加鞭,兰海高速扩容工程启动市政化改造,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等3条省际通道前期工作全面铺开……

交通网络加速织密,进一步拉近了成渝地区和遵义的距离。

“欢迎大家来官仓看村晚。”桐梓县官仓镇朱天村村民张兴芬热情地发出邀请。

2022年至2024年,重庆到桐梓避暑的游客达798.17万人次,其中来自重庆市场的乡村避暑综合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5.23%

“桐梓村晚”已成为遵义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为遵义、重庆两地人民加深情谊的大舞台。

2024年,“遵品入川渝”成效显著,累计销售农产品价值24.19亿元,其中辣椒10万吨、生态茶叶500吨、优质生猪60万头。医疗教育合作不断深化,3家三甲医院与华西医院共建学科联盟,6个劳务工作站服务成渝务工人员近9000人

构筑对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

遵义从基础设施互联到

产业协同发展

从民生服务共享到

生态协同治理一起

一幅幅区域协同

共融共享的壮美画卷

正在黔北大地徐徐展开

全媒记者:涂林念

部分图片来源:赤水发布 桐梓发布

编辑:艾梦莹

相关文章

  • 遵义“入圈”靠什么?实力+魅力!
    桐梓是遵义的“北大门”。近段时间,遵义森永科工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赶制重庆赛力斯问界M9智能座,产品全部销往重庆。同时,该公司落户桐梓让当地近200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2023年,贵州飞顺纸业有限公司将生产基地从重庆搬迁至赤水经开区,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被誉为“中国竹都”的赤水市
    2025-04-23 15:34:00
  • 未来2小时 重庆17个区县有强降水→
    重庆气象台4月21日20时发布未来2小时强降水警报,预计4月21日20:00-22:00,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溪、巫山、彭水、石柱、黔江、酉阳、秀山等12个区县小时雨强将达30-50毫米,南川、长寿、垫江、涪陵、武隆等5个区县小时雨强将达10-30毫米,上述地区局地伴有雷电、雷雨大风、冰
    2025-04-21 20:59:00
  • 雨!雨!雨!齐齐哈尔这里有中雨
    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全省天气预报⬇️21日下午:大兴安岭北部、牡丹江南部多云,大兴安岭南部阴有雨夹雪,黑河北部、齐齐哈尔东北部阴有中雨,其它地区阴有小雨。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大兴安岭北部、黑河北部阴有雨夹雪或小雪,齐齐哈尔南部多云,其它地区阴有小雨。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大兴安岭北部阴有雨夹雪转
    2025-04-21 17:53:00
  • 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贵州这一高速建设项目获批~
    近日,G6512秀山至从江国家高速公路松桃(大兴)至万山段(简称“松万高速”)取得重大进展,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成功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这一重大进展,为该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筑牢了坚实基础,是项目推进历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相关部门严格精准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持续优化项目用地预
    2025-04-21 08:14:00
  • 江苏的奋进与担当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江苏以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有力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担。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江苏各个领域都交出了亮眼答卷。第一,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地区生产总值13.7万亿元,增
    2025-04-21 0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