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关岭自治县博新养殖场内,上百头“关岭牛”正在进食,养殖户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税务干部身着制服正在为养殖户讲解税收政策。
养殖大户雷贵平手持手机,看到12.08万元的优惠税款后,感慨道:“这些‘真金白银’来得很及时,足够把牛舍扩建得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了。去年我就用退税款买了好几头母牛,现在每头都带着小牛犊,今年存栏量预计能突破300头呢!”
贵州博新牧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注册成立,拥有自己的“关岭牛”养殖基地,养殖场在品种选育、牛源购买、技术服务、出栏销售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关岭牛”品牌,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圈舍和劳动力开展养殖,并向周边农户购买皇竹草,实现降本增效,成立以来肉牛出栏4000余头,创造经济价值900余万元。目前,牛的存栏量为260余头。
“关岭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日照充足,关岭牛渴了可以饮山间清泉,饿了以皇竹草和中草药为食,奔跑在乡野山坡上。因此,其肉质细嫩,肌肉紧实,富含高蛋白且低脂肪,深受食客青睐。我也是看中了‘关岭牛’的发展前景,于是借着养牛基地的优势种植皇竹草,大力发展养牛产业。”养牛户雷贵平表示,“但在养殖场成立之初,我们两口子对税收政策了解得都不透彻,发票开具、纳税申报这些都不太懂,还好税管员及时上门为我们详细解读税收政策,我们才渐渐安下心来。现在‘关岭牛’的发展机遇这么好,国家税惠鼓励政策很足,我们也要继续加油,借助牛产业过上好日子!”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关岭牛”,正迎来它的产业发展黄金期。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商业合作模式下,关岭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深入“关岭牛”养殖场开展税收政策宣传活动,把服务触角向乡村延伸,将涉农税收优惠政策送到农户手中,依托创新推出的“税诊直联”服务平台,安排“税诊直联”服务管家对接了解养殖户、养殖企业经营压力和实际需求,建立服务台账,为纳税人“精准画像”,并主动开启靠前服务模式,利用“线下走访+线上辅导”的方式持续为“关岭牛”养殖蓬勃发展注入“税”动力,助推乡村振兴。从增值税减免到个人所得税优惠,从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免税政策到养殖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都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解答,为全县182家“关岭牛”养殖企业建立“一企一策”成长档案。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累计落实“关岭牛”养殖户增值税减免超160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超60万元。
“关岭牛”的品牌已经打响,成为国家78个地方优质畜产品之一,位居贵州四大黄牛之首。它不仅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成为许多民间赛事的冠军奖品。2024年,全县肉牛存栏13.42万头,肉牛出栏4.49万头,肉牛综合产值17.36亿元,示范带动3万农户发展肉牛养殖。
随着“税务蓝”深度融入“三农”发展,“关岭牛”产业已形成集牧草种植、生态养殖、精细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关岭县税务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等举措不断优化税费服务举措,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精准送达税收优惠政策,在关岭县特色农牧产业项目上做好税收筹划,让税惠春风吹拂乡村振兴沃土,奋力谱写以税助农、以税惠农、以税兴农“协作曲”。(董立涛、覃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