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发明打捞神器,已救回30多万元!有需要打这电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5:46:00    

4月5日上午10时左右,颐和园东堤上聚集了不少游客,很多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颐和园工作人员手中正操控着的可视化打捞设备上。

“看到了看到了”“您别着急”,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操作手中的设备一边安慰着掉落手机的游客。

“哗啦!”随着打捞设备破水而出,挂着水珠的手机在春日阳光下闪闪发亮。现场发出欢呼声——“捞上来啦”“太棒了”“神器啊”。被游客称为神器的是颐和园自主设计的可视化打捞设备,有了看似简单却功能强大的可视化打捞设备,这场稳中有序的救援仅仅耗时3分钟。

这不是园区第一次特殊打捞,据了解,颐和园年均处理物品落水事件超500起,加长杆、“磁铁”打捞法等都是工作人员曾用过的“土办法”,但面对深水盲区,这些办法常常力不从心。

可视化打捞设备的设计者颐和园管理科吴宗政向记者介绍:传统打捞像在黑暗里绣花,而新设计出的可视化打捞设备通过高清水下探头、双爪夹具和LED补光系统弥补了水中打捞的难题,操作员通过5英寸防水显示屏即可实时观测水下状况,并通过爪夹进行抓取。

回忆起去年盛夏,来自湖南的游客毕女士将存有父母遗照的手机不慎掉落进昆明湖,为了不让毕女士留下人生遗憾,近10名颐和园工作人员在岸边用竹竿、抄网、强光手电、磁铁等工具全力打捞,但因为昆明湖水深、淤泥较厚,工作人员在湖中尽力搜索,耗时2个多小时,终于将手机打捞了上来。

吴宗政说,在打捞完成后毕女士颤抖着双手向他们深深鞠躬:“这是比命还重要的宝贝,谢谢你们守护了我的念想!”这一幕对他的触动非常大。

一天,偶然翻看到手机里的钓鱼视频时,水下探鱼器的实时监控功能让吴宗政豁然开朗:若将这种“电子眼”与伸缩打捞杆结合,不就能突破水下盲区难题?带着这个构想,吴宗政开启自主设计。他购买了水下摄像头、伸缩杆等基础组件,利用下班时间进行组装试验,先后尝试3种不同规格的伸缩杆,最终选定3米可折叠双头夹和5米可伸缩三头夹杆,使夹具可以适配,并且创新引入万向软管连接器,使摄像头与抓取装置实现灵活联动。

在设备制作中,吴宗政也遭遇了许多现实考验,比如杆体的长度无法触及深水区域、夹具与摄像头存在兼容问题等等,但一想到游客们对挽回落水物品深深的期待,他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不断探索改进,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优化,这套“可视化打捞系统”终见雏形。在后来的实际测试中,原需1小时的传统打捞作业,现最快3分钟即可精准定位目标物,比传统打捞提速20倍,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游客财产安全。

据了解,对于可视化打捞设备,园方本着高效定位、操作友好及安全便携三大要求进行设计制作。自设备研发6个月以来,园区共打捞游客掉落到水中的手机、相机、钻戒、皮包、帽子、身份证等物品50余次,累计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据颐和园管理科科长韩笑回忆,今年2月在昆明湖畔为广东游客林女士打捞婚戒的暖心场景,至今令人难忘。由于戒指体积较小且被水下泥沙覆盖,2名工作人员运用可视化打捞设备细致搜寻约30分钟,最终顺利找回,林女士激动不已,连连向工作人员致谢。

园方表示,此次事件充分展现了可视化打捞设备的实用价值,切实解决了游客的燃眉之急。据悉,目前颐和园已在主要游览区域配备6套可视化打捞设备,操作人员均通过严格的“理论+实操”专项培训考核,确保服务高效规范。未来,园方将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公园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游客体验,让智能化服务惠及更多游客。

游客求助请致电:62881144 / 62860608 或联系园内工作人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代丽丽

相关文章

  • 清明假期临沂文旅精彩纷呈 “春赏沂蒙好风光”出圈更出彩
    在临沂客户端讯今年清明假期,我市各景区做优做强产品供给,针对不同客群需求,推出民俗、亲子、美食、红色等系列特色产品,“春赏沂蒙好风光”品牌效应持续释放。琅琊古城推出“春日美学”打卡,桃花掩映的古风市集非遗糖画、国潮簪花、投壶夺彩等民俗活动备受游客青睐。龟蒙景区“颛臾王”祭山演出重现颛臾王祭山祈福场景
    2025-04-05 22:09:00
  • 颐和园发明打捞神器,已救回30多万元!有需要打这电话
    4月5日上午10时左右,颐和园东堤上聚集了不少游客,很多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颐和园工作人员手中正操控着的可视化打捞设备上。“看到了看到了”“您别着急”,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操作手中的设备一边安慰着掉落手机的游客。“哗啦!”随着打捞设备破水而出,挂着水珠的手机在春日阳光下闪闪发亮。现场发出欢呼声——“捞上来
    2025-04-05 15:46:00
  • “知音号”清明小长假人气爆棚,文旅融合点亮江城
    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通讯员 江朝乘坐复古轮船,穿越百年时光。2025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武汉文旅集团旗下“知音号”演出迎来火爆人潮,新推出的“知音码头”也同样好评如潮,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在“知音号”上领略江城的大美风光。“没想到武汉的夜晚这么美,‘知音号’的演出像打开时光任意门!”来自山西的
    2025-04-05 13:30:00
  • 沧州佳通电讯器材取得管绞设备专利,解决收卷辊更换效率低问题
    金融界 2025 年 4 月 5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沧州佳通电讯器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钢绞线生产的管绞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714802 U,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7 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绞线生产的管绞设备
    2025-04-05 12:02:00
  • 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
    在云南红河看哈尼梯田诗意画卷,在重庆巫山观一江碧水映青山,在海南五指山享受天然氧吧……近年来,不少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中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让外国游客印象深刻。云南红河——“灌满水的梯田仿佛一面巨大的‘天空之镜’”清风拂过,云开雾散,位
    2025-04-05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