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施关税危害美国科技产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34:00    

科技日报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欧盟、中国、韩国、越南等国征收更高关税。

滥施关税除了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可能造成美国乃至波及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也给美国科技产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美国政府既将科技视作全球竞争的主阵地,用尽手段也要确保优势,又在国际贸易摩擦中不惜搬起关税的石头阻碍自身科技产业发展的脚步。

未能豁免的半导体

由于实施了数十年的“外包”政策,尽管美国拥有英特尔、英伟达等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但其大量芯片等半导体器件并非产自本土,而是依赖进口。据统计,仅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就进口了154亿美元的芯片。

据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网站报道,尽管美国政府宣布豁免部分半导体进口,但其政策过于狭隘,大量与芯片相关的产品未被纳入豁免清单,例如部分图形处理单元(GPU)和安装了GPU的服务器等。根据白宫公布的豁免产品关税代码,美国英伟达公司网站上列出的该公司1300多种产品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或能不受关税影响。

美国半导体行业高级分析师拉斯贡表示,对芯片的狭义豁免无助于减轻半导体行业遭受的负面影响,由于大多数半导体是包装成服务器、智能手机和其他产品后才抵达美国,新的关税政策相当于对这些产品征收了40%的混合关税。大量GPU和其他电子元件被征收高额关税,可能造成美国芯片制造商成本大幅上涨,“这就是英伟达股价下跌的原因”。

尽管白宫宣称其贸易政策旨在将制造业带回美国,但在半导体领域,结局可能恰恰相反。特别是芯片产业中至关重要的光刻机关税未被豁免,荷兰和日本作为先进光刻机的主要生产国,分别被征收20%和24%的关税。同时,芯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钢铁、铝、电子元件等原材料以及照明与水处理设备等也会因关税影响价格上涨。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乔泽姆帕认为,如果你是一家正在美国大规模投资的大型芯片制造商,未来几年的收益将会少很多。

成本更高的数据中心

GPU芯片、处理器等成本的上升,必然会使非常依靠算力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训练成本上涨。美国“数据中心动态”网站发文称,白宫的关税政策将给美国AI数据中心建设带来重大影响。

除了用于计算的芯片,数据中心还有很多离不开的原材料。美国卡托研究所技术政策研究员马特·米特尔斯特德称,数据中心特别容易受到关税影响,因为其建设依赖于成本可能飙升的原料,包括用于将服务器彼此隔开的钢、镁、铝,以及用于连接电网的电力变压器等。与其他行业一样,对AI产业来说,关税“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以钢铁和铝为例,美国四分之一的钢铁和50%的铝依赖进口。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钢铁的第一大和第三大供应国,将面临25%的关税。巴西是美国第二大钢铁供应国,关税也达到10%。铝主要进口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而澳大利亚也将面临10%的关税。

美国商务部前高级顾问艾米丽·本森表示,面对关税影响,相比小型数据中心公司,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更有能力巩固其供应链,但也可能面临严重中断的风险,因为美国制造的零部件数量有限,价格可能大幅上涨。美国行业研究专家龙巴蒂则认为,关税给数据中心行业带来的下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就美国正在建设的大型数据中心而言,处于规划或建设前阶段的项目可能受到的打击最严重,预计项目成本会更高,一些计划中的数据中心可能不得不缩减规模。

面临冲击的新能源产业

据《纽约时报》报道,近年来,储能电池已成为美国能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美国能源公司热衷于安装巨型储能锂电池,从而更好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增强电网的稳定性。2024年,美国储能电池容量增幅达到66%,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锂电池的价格大幅下降。关税可能直接扭转这一趋势。

彭博新能源财经贸易与供应链主管琼斯认为,电池是美国唯一一个进口量主要来自中国的清洁技术领域,因此关税对电池的影响将比其他技术大得多。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美国大部分锂电池依赖进口,到2024年,进口量的69%来自中国。白宫的最新关税政策将对中国储能电池征收接近65%的关税,明年该税率将进一步上升到82%。

储能电池主要影响新能源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传统能源行业能够独善其身。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就在美国政府推出关税计划的上一周,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高管的季度调查中,“不确定性”被提及了13次,其中一位高管告诉银行,“政府的关税将立即导致我们的套管和油管成本上涨25%”。

当然,白宫滥施关税对美国科技产业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在上述领域中,其负面作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调查显示,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美国3月份制造业出现整体萎缩。同时,美国变压器、断路器和开关设备等电器元件短缺已经持续54个月,关税势必加剧这一现象,这将影响诸多美国科技产业。

【国际科技论谈】

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胡定坤

按照白宫的说法,此次美国政府对全球加征关税的目的是“解决全球贸易的不公平问题,将制造业转移回美国并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美方打的小算盘是通过对外来商品加税,提高美国本土制造业的价格竞争力,促使已经外包出去数十年的制造业回流。

梦想很美好,真能实现吗?

关税未必能带来多少制造业的回流,却可能在短期内重创美国本土制造业。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指出,美国海外制造业回流成本极高,关税导致的回流可能仅会集中在只占美国进口总额10%到15%的高附加值产业上。英特尔在美国新建一个工厂需要6000名工人、花费3年到5年时间,成本高达100亿美元。因此,很多制造商会认为将生产设施留在原地成本更低,毕竟几年内,无论是美国政局还是国际贸易关系都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同时,各国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击将削弱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由于美国政府的监管和税收政策有助于制造业的发展,ING本来认为美国本土制造业产出在2025年可能迎来3%的增长,但在关税政策公布后,将该预期下调到1%。

更重要的是,美国制造业面临的不仅仅是价格竞争力的问题。195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的30%,现在已经下降到8%,富裕阶层的美国人在服务业上的花销普遍超过制造业的商品。2023年,美国制造业员工平均工资和福利达到韩国的2.5倍,尽管如此,美国仅焊工缺口就达到30万人。关税能提高进口产品价格,却难以改变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已经偏离制造业的就业和消费习惯。

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业,却一定会增加美国人的生活压力和各个产业发展的成本负担。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分析称,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普通家庭每年平均生活成本上升3800美元。ING预估,80%以上的关税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已表示,其成员正在先发制人地提高价格。铁丝和电开关看起来不起眼,无论是农业、制造业还是高端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都离不开它们,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考虑到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现状,这种压力和负担的持续时间似乎很难预测。据统计,2024年美国进口了3.3万亿美元的商品,本国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值仅有不到3万亿美元,自己生产的没有进口的东西多。消极地看,现实令人担忧;积极地看,制造业回流有一定的空间,但问题是美国政府期望通过关税使制造业回流到什么程度呢?预计需要多长时间?收回关税政策的阈值在哪里?恐怕美国政府也不一定知道。

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以各种借口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不仅救不了自己的制造业,还会招致全球的反对与反制,只能损人害己。

相关文章

  • 榆林市靖边县:补贴政策助推家电消费走俏
    今年以来,随着家电补贴政策的持续推进,榆林市靖边县家电市场掀起消费热潮,在提升消费热度的同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让居民生活品质在消费升级中不断提高。在靖边县的一家大型家电卖场,店内人头攒动,各个家电销售区域都有不少顾客在咨询、挑选商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区域,以及空气净化器、扫地机
    2025-04-15 10:45:00
  • 哈佛拒绝特朗普“整改”要求,“为反对政府干涉学校决策提供了路线图”
    【文/观察者网 王一】当地时间4月14日,冒着90亿美元的联邦合同和拨款被取消的风险,哈佛大学拒绝了特朗普政府对其提出的“整改”要求。美国《纽约时报》指出,这让哈佛成为第一所直接拒绝特朗普政府要求的大学,美国最富有的大学向联邦政府摊牌。报道称,其他大学也在反击特朗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但哈佛大学在
    2025-04-15 10:17:00
  • 郑德雁在烟台海关、烟台港调研外贸工作
    水母网4月15日讯4月14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到烟台海关、烟台港调研外贸工作,强调要多措并举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稳外贸、拓市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郑德雁来到烟台海关保税混铜、混金监管场地,察看监控室,了解保税混铜、混金业务有关情况,要求深化关港地协同联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监管方式,
    2025-04-15 09:11:00
  • 咸宁城发集团召开专题会 研讨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工作
    咸宁网讯 记者汪思敏、通讯员詹承戎、王亚萍报道:4月9日,咸宁城发集团邀请专家召开项目谋划及招商引资专题会议,研讨项目谋划、“三库”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并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任务。会上,各二级公司汇报了关于项目谋划、“三库”(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情况。随后,专家结合行
    2025-04-15 08:56:00
  • 人工智能提速全球能源行业变革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不仅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有望在未来10年给全球能源行业带来巨大变革。一方面,随着支撑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的全球数据中心不断建设,全球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将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机遇。可负担、可持续的电力供
    2025-04-15 0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