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说课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自转》。(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取材于湖南教育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与前面各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是前面各节教学内容的延伸。在前面两节分别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后,本节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个方面展开,归纳概括了地球的运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但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地球自转部分的知识。地球自转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应当采用较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减轻学生的认知压力。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对于地球自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通过课前的诊断评价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该部分的知识,仅限于概念的记忆,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达到应用的目的。所以本节课应当以直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地球自转的相关原理,并将本节课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利用教具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是:一、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二、晨昏线的判定。
五、说教学方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谈话法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在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思维。
六、说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环节:组织教学
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检查教学设备。组织学生坐回原位,平复心情做好上课准备,并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地球仪。
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细微环节,但是却能为本节课的成功进行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第二个环节:导入新课
本节课采用设疑导入法,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但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呢?为什么不是西升东落呢?
设疑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之所以提出两个问题,是因为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可能很快的回答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不去深入思考。追加一个问题,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指引到地球自转方向上去,有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
(三)第三个环节:讲授新课
一、地球自转方向的讲授
首先,通过解决导入提出的问题,得到:地球是自转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然后,指导学生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并分别从南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观察完毕后,抽取在教师的提示下,总结地球的自转方向。
最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这样的讲授方式,更加的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另外,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地球自转周期的讲授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自己扮演地球,把讲桌依次当做太阳和太阳以外的恒星,然后演示恒星日和太阳日。
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更加清楚的理解为什么太阳日地球的自转角度比恒星日多59′。此外,教师自己作为获得教具进行演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对地球自转的周期进行总结,并板书。
三、地球自转速度的讲授
在讲解地球自转速度时,我会先用比较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地球自转线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概念。让学生首先明确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然后画出地球自转速度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抽取学生总结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规律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可以采用提示和追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出更加完善回答。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板书。
这样的讲授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能力。
四、讲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运用台灯,地球仪在灰暗的教室里演示,昼夜更替。并结合课件,讲授晨昏线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边看边学,以实物为参考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
然后抛出问题:如果地球只公转不自转,还会有昼夜更替现象吗?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这句话的含义。
最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2. 拿出两个地球仪,在第一个静止的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然后自西向东转动第二个地球仪,并向转动的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等地球仪静止后,让学生观察两个地球仪上红墨水的运动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个地球仪上红墨水的轨迹在北半球向右偏移,南半球向左偏移。由此总结出地球自转的第二个地理意义。
最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3. 第三个地理意义,由于时间关系。留到下节课讲。
(四)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知识点讲完后,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总结本节课内容。使本节课内容更加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第五个环节:反馈练习
课堂上除了问答练习外,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准备了五道典型的练习题,用PPT呈现出来,组织学生当堂练习,除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调整教学。
(六)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
本节课的作业有两个:一、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二、预习地方时的相关知识,完成导学案。
让学生在课下复习本节课知识的同时,预习新知识,有助于下节课的顺利进行。
七、说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三、地球自转的速度
四、地球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交替现象
晨昏线
2. 地转偏向力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3. 地方时(下节课讲)
本节课选用了纲目式板书。要点较突出,层次分明,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掌握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