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日报】
春耕时节,石家庄市藁城区成方连片的麦田里,一株株绿油油的强筋优质小麦正茁壮成长。“去年我流转了800亩土地,种的全是强筋麦,总收入约125万元。与普通小麦相比,这种小麦品质好、收成高、收益高。”藁城区南营镇土山村种粮大户苏吉平笑着说,“咱可以拍着胸脯说,石家庄产的强筋麦,从来不愁卖!”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作为强筋优质小麦生产大市,石家庄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先后培育出的“藁优2018”“藁优5766”和“冀麦765”等强筋优质小麦品种,深受广大农户和食品加工企业的青睐。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总台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了《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石家庄市“强筋优质小麦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推广”成功入选“农业增效益”方向的典型案例。
强筋优质小麦面筋含量高、面筋质量好,适宜制作面包、拉面、饺子等,是高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石家庄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一产做专、二产做精、三产做优”的总体思路,通过开展农技示范培训,联动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实现了原粮“优质优价”的全额转化, 在直接提升种植户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为周边五得利、金沙河、益海嘉里、中粮、冀粮等粮食收储、加工企业提供了品质稳定的大规模优质粮源,产业呈现出“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良好局面。
藁城区作为石家庄市强筋麦传统种植区,强筋麦种植覆盖率高达90%,原粮“优质优价”转化率100%。该区依托“藁优麦”这一特色优势品种,通过良种选育和科学种植,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延伸强筋麦产业链,打造集育种繁种、规模种植、储存流通、面粉加工、食品制作于一体的“藁优麦”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藁城区拥有3个大型强筋麦交易市场,民营粮食流通企业120家,新型经营主体536个,流转土地10.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家庭农场21家,农机、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487个,面粉加工企业20余家、宫面精深加工企业14家,已形成较完整的品种研发、良种繁育、标准种植、商贸流通、生产加工、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年产值达到115亿元,有效带动了乡村振兴,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麦”。此外,元氏县、赵县和晋州市等区域也推广种植强筋优质小麦近30万亩。

记者:李坤晓
编辑:张 曼
审核:冯金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