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前不久,喜欢摄影的当红演员李现,以一己之力带火了“玉渊潭打鸟”在内的多个话题,成为这个春季破圈的现象级讨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大陆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约有34万人。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不仅带火了吃住行等一应消费,更助推观鸟产业不断丰富新业态,带来新的“经济增量”。

一套装备5万元属中上水平
观鸟爱好者装备趋于专业化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现有鸟类超过1440种,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超过800种。
观鸟作为一个“技术活”,直接带动的就是对观鸟相关器材需求量的增长。据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对中国大陆观鸟爱好者本底调查最新数据显示,其中拥有长焦镜头的观鸟爱好者占比就超过70%。
“我现在装备的是一个蔡司的专业望远镜,价格大概在1万5,相机是佳能R5+RF100-500mm的组合,再算上其他的一些装备,总费用大概在5万元。”自然摄影师林毅开展观鸟活动已经长观鸟爱好者的装备都趋于专业化达8年,据他介绍,在观鸟圈子里自己的这套装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准,这几年观鸟爱好者的装备都趋于专业化。
央广网记者在淘宝平台上搜索“观鸟”,相关推荐商品涵盖望远镜、照相机、书籍、文创等多个类目。其中,最热门的品类是望远镜,价位从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一款售价为223元的德国单筒望远镜,月销量就达2万台,其他多个品牌的望远镜月销量也均破千台。
林毅表示,对于观鸟新手来说,望远镜基本上是必须的,相机则没那么必需,“我建议新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决定,一个品类不用反复投资。如果经济条件好,可以一步到位购买高质量的装备;如果预算一般,那就更多地考虑性价比高一点的。”在他看来,虽然高质量的观鸟设备,有助于观鸟人有更好的观鸟体验,但观鸟水平的高低,更在于观鸟人的不断学习与锻炼。

观鸟工具书月销量破千
观鸟研学成市场“新宠”
除了带动相关装备器材的热销,与观鸟相关的书籍、研学、旅游服务也纷纷涌现。
去年9月,第三代“绿宝书”《北京常见野鸟图鉴》一经出版,就深受观鸟爱好者好评。作为工具书,第三代“绿宝书”详细记录了北京地区20目71科416种野生鸟类的居留情况、分布范围、偏好生境、亚种特征、色型差异以及地方俗名等信息,是爱好者在野外观鸟的实用指南。
“这本书在观鸟爱好者当中地位比较高,从第一代到现在第三代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在这类人群中的市场表现也不俗。”据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介绍。
另外,《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中国鸟类图鉴》等观鸟工具书在当当网上月销量均破千本。
拿着工具书,就要到大自然中去实践。近年来,随着自然教育的普及和生态旅游的升温,观鸟研学既能让孩子接触自然,又能培养科学观察能力,已成为研学旅行市场的“新宠”。
“自从2009年国家动物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时,就开始有观鸟活动。每年4月份的爱鸟周、爱鸟月,我们都会组织青少年、社会公众去到天坛、圆明园、颐和园以及北京市各大公园,带大家深入其中去了解鸟类的生活环境,同时将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等科普融入其中,更全面地提升公众的人文素质。”张劲硕说。
央广网记者在线下旅行社走访过程中发现,观鸟研学活动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单日体验价格在200-500元,而深度研学营,如云南高黎贡山观鸟之旅,费用可达3000-5000元,仍供不应求。

鸟导收费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观鸟成生态旅游新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小朋友、大朋友”在全国各地的追鸟之旅,也催生了一个新职业的诞生——鸟导。
鸟导就是带人找鸟、教人辨鸟、助人拍鸟,服务观鸟游客的导游。他们中有的是以从事观鸟旅游业为主要营生的职业鸟导,受聘于旅行社等机构;有的是由资深观鸟爱好者或鸟类研究者构成的兼职鸟导,与旅行机构通常是合作关系;还有的则是由乡村居民担任的社区鸟导,他们通过建鸟塘、开办民宿、提供装备等方式,为观鸟游客提供综合旅游服务,收费通常在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中国观鸟会常务理事关翔宇介绍,当前,我国鸟导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受地区差异、行程人数、专业水平、附加服务等多方面影响,鸟导服务的价格和水平或有参差。
“早年间,在各地政府的推动下,云南盈江和百花岭,广西弄岗等地就相继出现了有‘鸟塘’的小村落,这些地方依托当地丰富的鸟类资源以及特色鸟种,提供鸟导以及吃住行相关服务。在2020年之后,国内观鸟人数迎来较快增长,大量的观鸟、拍鸟人群去到当地游玩,相继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生态旅游产业模式和消费增长点。”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官方最新数据,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发展弄岗生态观鸟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5万人次以上,总收入300多万元,带动近344户群众实现每户每年年均增收2万元左右。
今年“三月三”期间,南宁、桂林等地的“观鸟专线”大巴车票也提前两周售罄,高端观鸟民宿更是一房难求。当地为游客提供定制服务,像鸟类监测、夜观昆虫等,单日收费超800元仍供不应求。
在上海,市民观鸟大赛已成为观鸟爱好者的重要节日。第19届比赛报名通道开启后仅2分钟即宣告满额,主办单位最终将观鸟赛的参赛队伍规模扩大到59个。
江西引以为傲的品牌——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已成功举办3届。2023年,该活动带动了200余万人次前往鄱阳湖观鸟,预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亿元。
当下,观鸟产业正在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观鸟热”不仅拓展了多地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也成为激活大众消费的新增长点。
来源:央广网
作者:吴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