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提振消费工作部署,济南印发《济南市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25年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00个以上,开展精准供需对接活动400场次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万辆以上。
根据《行动计划》,济南市将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累计培育优势工业产品3700种以上,打造一批典型案例和消费名品,通过推动工业企业平稳生产、不断优化产品供给结构,不断满足居民消费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标,济南市从推动设备更新、建强质量品牌、支持以旧换新等三个层次提出11条精准支持措施。

推动济南吉利、比亚迪汽车产量实现新突破
在推动设备更新,提升优质产品供给方面,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深入推进技术改造,支持石化、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补贴,对普通技术改造项目和整生产线、整车间、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支持。
抓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引导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实施一批技改项目,加强技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00个以上,推进比亚迪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济南吉利、比亚迪汽车产量实现新突破。积极申请“省级技改专项贷”奖补,争取上级有关政策支持。
加快推动汽车行业改造提升。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建设新项目,推动新能源乘用车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尽快达效。鼓励支持燃油乘用车企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引入新能源优势车型。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以上。
全年举办各级各类供需对接活动400场以上
在建强质量品牌,开展精准营销推广方面,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大方向,面向智能家居、纺织服装、特色食品、智慧医药等重点行业,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用户服务等关键环节,申报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可复制易推广的省级以上“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推动实现资源数字化、生产柔性化、产业链协同化,提升消费品企业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加强优质品牌培育。深入挖掘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良好的消费品牌,从历史经典、时代优品、潮流新锐三个维度选树中国消费名品,定期向工业和信息化厅择优推荐。组织企业参与国家、省相关部门组织的名品推介、产业互动、海外推介活动。
遴选发布《2025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组织企业申报“山东制造·齐鲁精品”,持续提升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培育和申报年度特色优质食品目录产品和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聚区,打造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强县、强镇。
强化供需精准对接。围绕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推动更多链主、龙头企业与优质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交流,促进企业在供需对接、订单配套、技术合作、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加大合作,全年举办各级各类活动400场以上。对经筛选符合相应规定和条件的产品推介会、产销衔接会等活动组织者,按场次给予支持。
搭建高端消费载体。组织企业参与2025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山东家电消费节、家具家电等系列展销活动,助力拓展市场空间;加强济南市工艺美术高端人才建设,培育创作优秀作品,加强社会宣传,引领高端需求,促进时尚消费。
鼓励各区县深入实施工业稳产优供相关措施
在支持以旧换新,挖掘新型消费潜力方面,提升消费电子供给能力。依托山东省首件套电子产品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申报山东省首件套电子产品,助力创新电子产品打响品牌、开拓市场。
深度促进绿色消费。继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做好政策宣贯、惠民行动、产品推介,激发农村地区绿色消费潜力。
拓展数字创意消费。依托山东省打造元宇宙创新“名品”和应用“名景”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申报,牵引带动全市元宇宙产业消费。
强化工业文化赋能。支持有关行业协会及企业围绕工业文化主题打造周边衍生品,满足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保存完好且与工业相关的老工厂、老建筑,探索打造工业类博物馆、特色街区、实践教育基地等路径,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加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实现工业旅游新体验,推动更多工业文化遗存纳入省级以上工业遗产保护目录。
同时,将加强省、市、区县(功能区)纵向联动,深化政府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鼓励各区县深入实施工业稳产优供相关措施,围绕设备更新、打造品牌、挖掘新型消费潜力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定期对重点任务进行督促落实,及时梳理解决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行动中的堵点卡点问题,推动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的生动局面。
(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许凯)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