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在4月的灿烂春光里,位于四川资阳的“中国牙谷”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一天前,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迎来建成后的首次大型盛会——2025中国牙谷•首届口腔创新与电商发展大会。会上,“全球首台集成模块牙椅”“口小白电商平台”两大牙谷创新成果首发,全国首个高职院校口腔医学装备创新转化中心也正式落户。
而一天后的4月24日,由资阳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2025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成都如约而至。这场盛会犹如口腔行业的“华山论剑”,将吸引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也为“中国牙谷”展示自身发展成果、擘画未来发展蓝图提供了绝佳舞台。
回首过往,“中国牙谷”从一片荒芜之地起步,在8年时间里不断蝶变,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装备材料产业集聚地,实现了从资阳制造走向全球微笑的华丽转身。

崛起的中国牙谷。

中国牙谷孵化园。
平地起高楼,铸就产业集聚辉煌
2016年8月,在经过大量的考察与深入的论证后,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项意义非凡的决策——在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直线距离仅18公里的资阳高新区,布局打造“中国牙谷”,并将其列为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项目。彼时,资阳的优势产业集中在汽车产业和机车产业领域,在口腔器械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
面对这个全新且充满挑战的任务,资阳市迅速行动,将“中国牙谷”建设当作全市的“一号产业工程”来抓。在产业规划层面,委托全球知名的麦肯锡公司精心编制《资阳“中国牙谷”发展规划》,明确了围绕“产学研销医养”构建口腔全产业链生态的目标。在空间布局上,又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资阳中国牙谷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打造“一体四区”功能板块布局,全力建设“一园一校一馆一镇”,努力营造产城相融、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格局。
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户入驻中国牙谷的企业,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谈及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当时还是一片红土坡,导航找了半天。但资阳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坚定了在此发展的决心。”
入驻当年,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就顺利开启试生产,后来还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义齿加工中。如今,该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数千万元。

中国牙谷科创园。
时光飞逝,8年时间一晃而过,曾经的红土坡早已旧貌换新颜。目前,“中国牙谷”已成功汇聚15家全球口腔医疗器械百强企业、143家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335个“牙谷造”口腔产品从这里走向市场,现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335张,2024 年产值接近40亿元,在规划建设规模、口腔全产业链完整度、隐形矫治器年产量等方面均位居全球第一,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装备材料产业集聚地。
另一细节也能侧面印证。2025中国牙谷・首届口腔创新与电商发展大会上,在创新成果发布环节,四川福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重磅首发“全球首台新型集成模块牙椅”,“口小白”生态电商平台也正式上线。
前者以智能模块化设计打破传统牙科椅核心结构局限,提升了设备可靠性与维护便捷性,这是中国口腔装备从代工向自主创新跨越的重要体现;而后者则致力于打造全球口腔电商总部基地,创新推出“全球跨境实时可视化工厂场景订单展示”功能,通过5G+VR技术直播生产一线,让采购方直观看到牙椅、器械等产品的制造流程,采购透明度提升60%,彻底扭转传统跨境贸易中的信任困境。
上述成果的发布,不仅为口腔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牙谷”在品牌发展方面的蓬勃活力。

医疗器械产业园二期。
创新为羽翼,翱翔产业发展蓝天
走进位于中国牙谷的四川正美齿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将灌注、修整好的牙模进行扫描,短短几分钟,超98%还原度的数字模型便跃然“屏”上。技术人员再根据医疗团队的要求,进行细节调整。成型数据经自动处理,输入工业级3D打印机,扫描、压膜、打磨抛光……一个个口腔正畸隐形矫治器加紧下线,将为患者带来自信笑容。
正美齿科在行业内率先建立集3D打印、热塑成型工艺等先进智造工艺于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依托第二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生产定制式正畸矫治器。“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1.36亿元,今年来订单也是接个不停。”四川正美齿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明介绍,公司正在推进的三期项目也预计年底正式投产,隐形矫治器产能将从年产1200万套提升至4680万套。
繁忙的景象同样也在资阳联耀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批自主研发的无线口腔扫描仪正加紧检测入库,发往欧洲各国。从2020年入驻中国牙谷,该公司已开发出3款口腔扫描仪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拥有无线口扫的企业,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扭转市场供需,变“进口”为“出海”。
近年来,中国牙谷积极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展开深度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双方联合设立科创转化资金,共同举办“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大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创新活力。资阳高新区管委会更是斥资3亿元打造了科创中心,这里配备了完善的研发孵化载体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企业能够实现快速入驻并开展研发工作。
同时,中国牙谷始终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引擎,以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导向,加快构建全链条、专业化、精准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有力推动下,企业的创新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截至目前,发明专利同比增长49%,高价值发明专利累计155件。
为了打造中国牙谷的核心竞争力,当地在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上同样下足了功夫。已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套专科医院、学术展览馆等设施。此外,创办资阳口腔职业学院,形成“教育—实训—就业”人才培养闭环,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

资阳口腔职业学院。
而在服务体系方面,借助国家器审中心医疗器械创新四川服务站资阳分站、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中国牙谷服务工作站等平台,实现“一类证当日办、二类证不排队、三类证加速办”,产品注册耗时减少60%,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组建服务专班,为企业全流程“护航”,实现“签约即落地”“拿地即开工”无缝衔接,项目落地投产周期缩短3—6个月。
全球展风采,剑指产业“第四极”
今年3月,全国规模最大的口腔展会——第三十届华南国际口腔医疗器材展览会在广州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展商。在众多参展商中,资阳高新区精心组织了中国牙谷33家企业参展,携100余种产品亮相,其中有23款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从先进的口腔医疗器械到高品质的口腔耗材,一应俱全。
展会现场,合作的喜讯不断传来。
同样是在3月,德国科隆国际牙科展览会盛大举行,这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牙科展览会。资阳高新区首次组织20余户中国牙谷企业参加,共达成8项合作意向,集中展示中国牙谷企业的整体发展面貌和“资阳制造”在口腔领域的应用成果,并借此平台加深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牙谷在全球产业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
正是中国牙谷企业不断地走出去,吸引不少人到资阳。79岁的邱耀才从泰国慕名而来看牙,韩国牙医李璟貌扎根资阳干事创业......
据悉,近年来,资阳充分利用各类口腔展会平台,以“中国牙谷”整体形象组织入驻企业参展逾千次。并同步举办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中国牙谷投资推介会等活动,积极对接一批口腔产业链目标企业,将合作意向转化为实际行动,成功签约众多合作项目。从资阳到四川,从西南地区到长三角、珠三角,从国内到国外,各处招商平台和口腔展会都活跃着“中国牙谷”的身影。
资阳高新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当地将按照特色鲜明、质量优异、长期坚持总体思路,将项目招引、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注册申报、市场拓展5个方面作为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点,由口腔医疗器械向大健康医疗器械领域发展,力争通过3-4年时间实现中国牙谷突破发展。
具体来看,当地将坚持以口腔装备材料为核心,持续巩固隐形矫治器、口内扫描仪优势地位,做强种植体、口腔材料、口腔护理产业,拓展眼科、耳科、骨科等“口腔+”赛道,突破医药、医美等关联产业。同时,深化医康养综合体、产业集聚区、科教原研区、国际交流区、生活配套区“一体四区”功能版块布局,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生态宜居”国际医疗城。力争到2028年,实现入驻企业数量、产业产值、注册证数量翻番,打造继欧、美、日韩之后的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中国牙谷。
从资阳制造到全球微笑,“中国牙谷”的品牌突围与蝶变之路仍在继续书写,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资阳高新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