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公路中心开展的“国省干线公路路面长寿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絮状/束状玄武岩纤维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技术研究”2项课题研究,分别通过中国公路学会、山东公路学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经过评价委员会一致认定,两项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国省干线公路路面长寿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中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指示要求,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为引领,针对国省干线公路超长期服役的现状,从2023年起,青岛市公路中心开展了“国省干线公路路面长寿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絮状/束状玄武岩纤维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技术研究”2项课题研究,旨在构建可复制推广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体系,提升公路工程耐久性,引领和推动普通国省道向循环利用、绿色耐久、低碳环保高质量发展。

“国省干线公路路面长寿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是由市公路中心依托S215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大中修工程项目,开展了不同荷载温度条件下高韧性沥青路面加铺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形成了高韧性沥青路面成套施工技术,构建了普通国省干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高韧长寿命化改造技术体系,预期路面服役寿命可达30年以上,全寿命周期内建设投资节省40%以上。该课题研究作为试点内容被列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同时列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1项,中国公路学会养护管理分会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等相关奖项。2025年4月,该课题通过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考虑结构与材料综合影响的高韧性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疲劳性能预估修正模型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市公路中心充分调研国内外玄武岩纤维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依托大中修项目在山东省普通国省道养护领域首批开展“絮状/束状玄武岩纤维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对玄武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应用后可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各项性能,预期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20%以上,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该课题研究作为试点内容被列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以此课题研究为支撑的“‘双碳’目标下公路绿色养护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公路学会养护管理分会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2025年4月,该课题通过山东公路学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步,市公路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试验路段跟踪观测与成果推广应用,科学实施后评价持续改进施工工艺,强化科研课题攻关,加大创新创效力度,构建起“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公路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梯次推进体系,推进普通国省道高质量发展,在持续推动全市公路品质“扩优提效”中当好“开路先锋”。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翟公宁 崔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