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业观察 | 专访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Joseph Glauber:单边行动或颠覆多年国际贸易成果,美国征收关税冲击自身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9:3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非关税壁垒、国内补贴和其他贸易壁垒对贸易和全球GDP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至关重要。在贸易领域,单边行动有可能颠覆自1945年以来取得的进展。”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oseph W. Glauber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当前,逆全球化、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对全球贸易秩序带来挑战。近期,特朗普对一些国家和特定产品加征关税,一些国家实施关税反制。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此前,他已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并计划自4月2日起征收“对等关税”。农产品关税也将于4月2日生效。

中国已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国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自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此外,加拿大3月4日起对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家禽、肉类、奶制品、小麦和其他食品。欧盟3月12日宣布从4月开始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反制性关税。

Joseph W. Glauber指出,无论其他国家是否实施报复性关税,美国都将因征收关税而在贸易和经济领域受到冲击。

国际政策食物政策研究所早些时候发布的信息称,2021-2023年,美国超过75%的玉米出口、73%的大豆出口和55%的猪肉出口都流向了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和欧盟这四个市场。报复性关税可能会为巴西(玉米、大豆、猪肉、牛肉和家禽)、阿根廷(玉米、小麦、大豆、牛肉)和乌拉圭(乳制品)等国家带来出口机会。

当前贸易摩擦或再次冲击美国农业、让美国农民承压。2018年,为缓解贸易分歧对美国农民造成的损失,美国政府发放农业补贴。具体来看,2018 年,美国农业部宣布为某些农产品提供 120 亿美元的财政援助(称为贸易援助计划),随后在 2019年又推出了第二笔160 亿美元的援助计划。美国农业部还于 2018 年建立了市场促进计划 (MFP),以抵消农业投入成本的增加和美国农产品市场的丧失。

谈及后续美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Joseph W. Glaub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特朗普政府表示,如果发生像2018-2019年那样的贸易摩擦,将努力保护农民。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的预算资金来支付我们在第一任特朗普政府期间看到的救助。但我认为,如果出现资金问题,美国国会将向政府提供援助。”

在加入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之前,Joseph W. Glauber在美国农业部工作了30多年。其中,2008年至2014年,Joseph W. Glauber担任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至2009 年,他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多哈农业特使,在多哈谈判中担任首席农业谈判代表。Joseph W. Glauber撰写了大量有关农业保险、贸易政策和美国农业政策的研究报告。

美国加征关税将冲击自身贸易

《21世纪》:最近,特朗普总统对一些国家和特定产品加征关税,一些国家实施关税反制。请问,特朗普加征关税可能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产生哪些影响?

Joseph W. Glauber:全球贸易和GDP将下降,大部分下降将由涉及贸易摩擦的国家感受到。无论其他国家是否实施报复性关税,美国都将因征收关税而受到冲击。

《21世纪》: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贸易受到更多非经济因素干扰。长期来看,你如何看待非经济因素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带来的挑战?

Joseph W. Glauber:非关税壁垒、国内补贴和其他贸易壁垒对贸易和全球GDP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非常重要。在贸易领域,单边行动有可能颠覆自1945年以来取得的进展。

《21世纪》:近年来,美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在当前关税政策影响下,你对美国农产品贸易前景有何看法?

Joseph W. Glauber: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与出口的农产品在品类方面有很大不同:美国出口大量大宗商品,比如玉米、小麦、大豆,以及许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比如加工食品、水果、蔬菜、坚果和肉类。美国进口在本国并不种植或者并非全年生产的新鲜水果与蔬菜。美国还进口啤酒、葡萄酒和烈酒,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此外,美国还进口牲畜,在国内加工屠宰后供国内消费或用于出口。自2022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相较农产品出口,美国农产品进口往往受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21世纪》:有观点认为,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虽小,但政治权重很大,直接关乎政党选票。请问,你如何看待美国农业对美国政治的重要性?

Joseph W. Glauber:无论哪个政党执政,美国的农业都在继续增长。的确,近年来美国农民倾向于投票给共和党,但农业政策在过去40年里并没有太大变化。

《21世纪》:在当前关税政策冲击下,美国农民面临更高的通胀压力和更少的出口压力。对此,美国政府或者美国农业部可能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如何评估相应措施的成效?

Joseph W. Glauber:特朗普政府表示,如果发生像2018-2019年那样的贸易摩擦,将努力保护农民。问题在于,是否有足够的预算资金来支付我们在第一任特朗普政府期间看到的救助。但我认为,如果出现资金问题,国会将向政府提供援助。

《21世纪》: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你对未来农产品期价走势有何判断?

Joseph W. Glauber:农业市场(至少对主要谷物和油籽来说)是周期性的。自2022年以来,由于全球大丰收,我们看到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然而,我们还没有看到全球库存的大规模重建。我认为,如果出现大规模的生产短缺,价格将相应上涨。根据目前的判断,我预计价格将保持低位。但如果主要产区出现干旱,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21世纪》:通常的观点是,全球粮食不安全主要由于分配不均,而供应实际上是充足的。你对保障粮食安全有何见解?如何让整个农业系统更加适应气候变化?

Joseph W. Glauber:是的。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其他机构的工作表明,全球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治不安全(战争、国内冲突等)。总的来说,食物供应是充足的。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因素带来的长期挑战,将需要协调一致的努力来维持研究和发展,以保持农业生产力。目前,气候智能型农业实践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如何在提供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未来需要探索的做法还有很多。

《21世纪》:我了解到你曾被法国政府授予农业荣誉骑士勋章。请问这一荣誉主要出于什么贡献?

Joseph W. Glauber:2011年,我作为美国代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会议,与法国政府(G20 东道主)密切合作,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AMIS),监测农产品市场。2012 年,我担任AMIS主席。2022-2023 年,我担任AMIS秘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 美国加征关税 全球一片反对(国际视点)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击力度最大的关税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对等关税”将对美国家庭、产业和宏观经济造成多重反噬。多国政商界人士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加码,将严重破坏自由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剧世界
    2025-04-03 07:39:00
  •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全面征收关税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措施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特朗普表示,他将签署行政命令,对多国
    2025-04-03 07:09:00
  • CEO忧心仲仲!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资金或致电动车充电站建设放缓
    来源:智通财经网据电动车充电站供应商Vontier Corp.(VNT.US)的首席执行官Mark Morelli,特朗普政府的联邦资金削减可能会减缓全美电动车充电站的安装增长速度。政府暂停相关资助计划可能导致到2030年,美国的高速充电桩数量仅达20万个,远低于此前预计的40万个。美国交通部联邦公
    2025-04-03 06:40:00
  • 深夜美股拉升,中概股普跌,特朗普有三个关税方案
    来源:e公司特朗普公布关税前市场情绪紧张,美股集体低开后持续拉升。截至发稿,美股三大指数均已翻红。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此前一度跌超1%。特斯拉低开后持续拉涨。最新消息显示,马斯克将在未来几周内从目前的政府效率部(DOGE)管理合伙人职位上退下来。特朗普关税实施细节即将发布,消息人士透露其有
    2025-04-02 23:50:00
  • 高清产业“粤”上新台阶!广东“屏”什么重构全球显示版图|热财经
    今年第二季度的第一天,清晨广州,TCL华星广州t11基地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标志着历时一年多的乐金显示LG Display广州8.5代液晶面板工厂收购案正式收官。这场耗资108亿元的战略并购,不仅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的中国高清显示产业在2025年标志性事件,更折射出制造大省广东在当下全球显示产业链
    2025-04-02 2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