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就能理发!大渡口这家店坚持16年不涨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34:00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

在物价不断更迭的当下

3元钱能做什么?

或许只能买一个馒头

或者乘坐一次公交车

然而,在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翠园社区,却藏着一间已经开了16年的理发店。老板与店员始终都是一个人——今年61岁的唐翠兰。

在这家店里,理发只需要付3元钱。顾客们都说,这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店,唐翠兰给大家理发,剪去的是岁月痕迹,剪不掉的是邻里深情。

隐于市井

平价理发店的温暖角落

“唐姐理发店,大家都晓得。到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后门后,再往前走十几米,左手边便是。”4月10日上午9点,在翠园社区,居民们热情地为记者指路。

理发店不难找,远远便能望见一群老人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排队等着理发。店外悬挂的“唐姐理发店”招牌虽不华丽,却在时光中愈发醒目。

理发店面积不大,不足20平方米,仅有两张理发椅和一个供顾客歇脚的沙发椅。

1985年,唐翠兰为了生计踏入理发行业,那一年,她的大女儿刚满一岁。2009年,她将店铺从九宫庙迁至石板场7栋,一开便是16年。

40年时光荏苒,唐翠兰已记不清服务过多少顾客。但那些老主顾,她却铭记于心。

“唐姐,我想把头发剪短一点,天气热了,短了凉快。”一名顾客满脸笑意,熟稔地坐到转椅上。

唐翠兰笑着回应:“你坐,马上就好。”老人名叫刘诗可,今年77岁,唐翠兰给她理了8年的头发。虽然老人腿脚不是很方便,但每回理发,还是要来找唐翠兰。

“小唐不仅手艺好,那爱心更是没话说。周围人对她,都是竖起大拇指称赞。我们老劝她涨涨价,现在外面理发动辄十块、二十块,甚至三十块,可她就是不听,坚持只收三块钱。”刘诗可感慨地说道。

一诺千金

3元承诺背后的坚守

冉义学坐下,唐翠兰左手拿着梳子,右手上的剪刀在头发上熟练地游走,丝丝白发顺着指尖往下落。

上午10点,冉义学的头发还没理完,又有顾客不停的来,后面已经排起了5个人。

“我都不用说,唐姐就知道我要怎么理发。”正在排队的杨显峰告诉记者,他见证了小店收费从1元到3元的变迁,“这样的价格,哪里还找得到?”

唐翠兰有一个零钱盒子,这是她的“专属收银盒”,里面全是一元、两元、五元和十元的零钱,甚至还有硬币。她告诉记者,每次理完发,她都让顾客自己将钱放入盒子,自己也从未细数过。

中午11点过后,小店已接待10个顾客,包括1名染发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染发耗时1个半小时,收费也只要20元。

记者留意到,前来理发的顾客形形色色,不仅有本小区的居民,还有附近小区的居民慕名而来,甚至还有人从外区辗转赶来。唐翠兰手艺精湛,无论是清爽的男发还是精致的女发,她都能轻松驾驭,而这一切,仅需3元。

此外,唐翠兰的理发店还推出了“上门服务”,主要是针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对于一些困难居民,她也常常分文不收。

“三块钱只是象征性收费,来这儿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不少人每个月都要理一两次发,经济条件有限,我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理发是我的专长,我也想尽自己所能,把这份爱传递出去。”唐翠兰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话语质朴却充满力量。

初心不改

理发店将继续温暖邻里

理发虽说是一件小事,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3元的价格却无比实惠。下楼就能理发,方便至极,辖区很多邻居都首选唐姐理发店。这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理发店,承载着唐翠兰对过往人事的感恩、对社区邻里互助的热忱、对纯真与善良品质的坚守。

提及与街坊邻居的相处,唐翠兰更是会笑着说和亲人一般。有几个年纪相仿的顾客,时常空闲的时候就会去她店里坐坐,聊聊家常、聊聊生活、聊聊兴趣爱好,不知不觉中早已相处成了姐妹。她们还会打趣地给别人介绍着说:“我们是老根。”

“你来了,今天打算怎么剪呢?”“最近家里怎么样呀?”唐翠兰看到老顾客,都会亲切地关心问候,也能准确地记得老顾客们的近况。正是这样真挚地相处,隔三差五就有人会给她送来一些瓜果或者蔬菜,她甚至忙起来都不知道是谁留下的。这样的善意她想拒绝都不行,但她知道这是顾客们对她的喜爱。唐翠兰感慨地说自己感受到大家的善意,也应当回以善意,所以3元钱的价格,是永远不会再涨的。

如今,唐翠兰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她们也劝过母亲不要太累,可以关店休息了。但唐翠兰却有自己的坚持和不舍。

当记者问到未来的打算时,唐翠兰坚定地说:“活到老,干到老,服务到老。我要用心发挥好余热,才不枉这一生。这个理发店会继续开下去,希望能给周围的人带来便利、服务和更多的快乐。”

记者手记

以诚信为剪

绘就邻里温情

初闻这家16年不涨价的3元理发店,满是好奇。走进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唐翠兰正专注理发。交谈中,她的诚实守信令人动容。

40年理发生涯,她坚守3元价格,让顾客自行投钱,从未细数,这份信任源于对诚信的执着。面对涨价建议,她以“不想给老人增加负担”为由拒绝。手艺精湛的她,还提供上门服务,对困难居民分文不收。唐翠兰用诚信与爱心温暖社区,成为邻里心中的“贴心人”。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她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了诚实守信的真正含义。

原稿点击:3元就能理发!大渡口这家店坚持16年不涨价-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 4月14日·上海早新闻
    谈天今天上海晴到多云,午后随着气旋东移入海,本市风力再度增强。大风不影响升温,今天最低14℃,最高21℃。明天,持续多日的大风终于消停,早间气温略有下降,在12℃左右,白天回暖。本周中后期气温又将开启狂飙模式,周四、周五最高气温将达到30℃以上,刚收回去的短袖又要拿出来了!周六前后有一次降水过程,其
    2025-04-14 06:30:00
  • 惊艳!四月粉雪遇春花 吉林神仙滤镜已开!
    春雪缀枝:素纱覆新芽四月的风还带着春的温度北国却飘起了雪纷纷扬扬的“粉雪”雪花是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桃红柳绿与“粉雪”的世纪相见粉白相映如美人施了薄霜妆美爆了朋友圈每一片挂着冰霜的叶子都是时光的琥珀封存着春与冬的温柔絮语四月雪霁:融雪衔暖意携冬的余韵赶赴春的约将冷与暖酿成枝头的琥珀一场春雪的仪式让蓬勃
    2025-04-13 13:21:00
  • 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街道举行第二届“微公益创投”项目路演活动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丽芳4月10日,以“中华‘hui’治,筑梦前行”为主题的中华路街道第二届“微公益创投”项目路演顺利举行。本届“微公益创投”首次实现“多方资金联动”,链接了惠民、退役军人、养老、社区教育学院等多方资源。围绕片区治理、志愿服务、文化融合、扶弱帮困等四个类别广泛征集项目。经过初审与优化,
    2025-04-11 19:41:00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林州:红旗渠故乡以三大产业改写穷县历史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这是3月11日在河南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114厂拍摄的无缝钢管生产场景。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工人在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作业(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4月5日,学生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青年洞开展研学活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梓骅摄)这是3月12日在河南光
    2025-04-11 15:26:00
  • 3元就能理发!大渡口这家店坚持16年不涨价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在物价不断更迭的当下3元钱能做什么?或许只能买一个馒头或者乘坐一次公交车然而,在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翠园社区,却藏着一间已经开了16年的理发店。老板与店员始终都是一个人——今年61岁的唐翠兰。在这家店里,理发只需要付3元钱。顾客们都说,这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店,唐翠兰给大家理发,剪去的是
    2025-04-11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