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7:14:00    

中新网雄安4月18日电 题: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

午后的阳光照在白洋淀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村民带着家养鸬鹚乘渔船向淀中驶去。淀边,新鲜的蒲草正在春天拔节生长。

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的淀边村杨庄子村,成捆的金黄蒲草是村民们记忆中的生活底色,蒲草编织是这里世代相传的传统手艺,但这份“生态馈赠”曾因产业化缺失难以造福于民。

“过去家家户户都会蒲编,但没人组织,卖不出价。蒲草烂在水里,手艺也快失传了。”赵北口镇党委书记辛红坦言道。

近年来,白洋淀水质提升并稳定保持在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优质水源滋养的蒲草柔韧耐用。2024年9月,由赵北口镇“两委”牵头破局,村集体注册成立“创富工坊”,初衷是整合零散的手工艺人,将蒲草编织从家庭自用的“老手艺”升级为富民产业。

3月26日,“创富工坊”内,村民正在编织蒲团。 王夏菲 摄

“目前有50名村民长期参与编织,村民免费领原料,按件计酬,时间自由。”辛红介绍说,“创富工坊”采取“家门口就业”模式,为赋闲在家的妇女、老人等群体提供免费培训与原料,带动家门口灵活就业。

走进“创富工坊”展厅,精巧的蒲团、时尚的猫窝、印有“雄安”字样的圆枕等蒲编产品琳琅满目,大部分样品已被贴上“售罄”标签。辛红说,纯手工制作效率有限,目前订单数量远超产能。

今年60岁的赵凤荣是首批加入“创富工坊”的村民之一,她边编蒲团边笑言:“年轻时编筐自家用,哪想到老了还能靠这手艺挣钱!”

截至目前,“创富工坊”已开展三期培训,培养近50名手工艺人,人均月增收1000元至3000元,间接带动收割、编织、直播销售等岗位200余个。

2024年11月16日,白洋淀畔,村民正在晾晒蒲草。(资料图) 陈伟 摄

2025年3月,“创富工坊”与北京印刷学院达成合作,开发更具年轻化、国际化设计的蒲编产品。

“蒲草天然亲肤,设计赋能可以让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开拓更广市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副教授、带队教师赵颖介绍说,本次合作设计内容包括“创富工坊”的VI系统(视觉识别系统)、IP形象、蒲编产品等,项目团队成员包括该校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20余人。

眼下,“创富工坊”正筹备第四期培训,同时正对接跨境电商平台。“纯手工制作、绿色环保是蒲编的特色和优势,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辛红表示,“未来,我们还要让这份独特的‘白洋淀手艺’走向世界。”(完)

作者 王夏菲

相关文章

  • 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
    中新网雄安4月18日电 题: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午后的阳光照在白洋淀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村民带着家养鸬鹚乘渔船向淀中驶去。淀边,新鲜的蒲草正在春天拔节生长。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的淀边村杨庄子村,成捆的金黄蒲草是村民们记忆中的生活底色,蒲草编织是这里世代相传的传统手艺,但
    2025-04-19 17:14:00
  • 国网丹凤县供电公司:多措并举筑牢马家坪村森林“防火墙”
    近期,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丹凤县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国网丹凤县供电公司迅速行动,联合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护林员组建森林防火专班,通过宣传动员、隐患排查、重点管控“三管齐下”,全力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立体宣传强意识4月17日,国网丹凤县供电公司总经理李祎带领单
    2025-04-18 16:08:00
  • 大英县深入开展“效率革命行动” 提速办理民生诉求
    “只用三天时间就把问题解决了,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4月11日上午,大英县天保镇鹊桥村村民刘中全看着自家新安的自来水管道,激动地说。  时间回到2024年,鹊桥村实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改造过程中,村民刘中全屋外农田的一口水井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井水无法正常使用,周边3户村民无水可用。“水田里的泥水渗进
    2025-04-17 14:57:00
  • 霞美镇:为村民幸福“加码”!闲置幼儿园变身“党建+”邻里中心
    “这个活动场地好啊,以前我们老人家打个乒乓球,都得跑到其他村。自从这个邻里中心建成后,老人可以在这里打台球、乒乓球,楼下还有健身设施,可方便了!”近日,在南安市霞美镇四甲村“党建+”邻里中心,正在打乒乓球的村民傅好连点赞道。昨日,记者来到四甲村“党建+”邻里中心看到,室外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内,学生们
    2025-04-11 12:05:00
  • 凯里市旁海镇:茶叶飘香采摘忙 茶农增收新路径
    春和景明,茶山叠翠。随着气温回暖,凯里市旁海镇水寨村的安吉白茶迎来了采摘期。连日来,在层层梯田式的生态茶园里,茶农们头戴遮阳帽、身背竹篓,有序地穿梭在茶树间。她们十指翻飞,手指轻提、快捻,鲜嫩的茶尖便被随即入篓。“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这儿海拔高、云雾足,种出的白茶芽头饱满、茶香醇厚,根本不愁销
    2025-04-10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