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的定义
对于风险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里是不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险管理术语(GB/T 23694-2013)》中对风险的定义是: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早期的学者倾向于把风险看作损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当代的学者则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相对差异。显然,后者的风险概念更为全面,也更为科学。风险一旦被定义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程度,就不再仅仅和损失相联系,它既可以带来损失,也可以带来收益。我们日常所言“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中的“风险”便与这样的定义相吻合。

车辆超载是一种常见的道路交通风险。
风险与不确定性
人们经常说“无知者无畏”。这句谚语正好表述了风险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无畏”可能源于人们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很小或者根本感受不到,但并不代表风险不存在。吃过几次亏,认识到了风险之后的无畏才是真正与“勇敢”同义的“无畏”。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主要有:
1、风险是客观存在,而不确定性是心理状态。
2、风险是可以测定的,有其发生的一定概率,而不确定性是不能测定的。

台风天气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来说,风险极高
在保险学中,曾有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的划分,实质上,客观风险就是我们这里所定义的“风险”,而主观风险就是这里所定义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重要性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损失或收益,而不确定性的重要性则在于它影响着个人、公司和政府的决策过程。
风险的载体
风险载体是载体的自然科学概念在社会科学中的引申,是指面临着可能损失的物体或状态,包括以下部分:
- 人身风险载体:人身风险载体是指承载风险的人的生命和身体;人的生命和身体面临着疾病、伤残、意外伤害、衰老以及死亡的风险。
- 财产风险载体:财产风险载体是指承载风险的财产,任何财产都有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
- 责任风险载体:责任风险载体是由行为人的民事或刑事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 信用风险载体:信用风险载体是可能给行为人自己或他人带来损失或收益的信用状态。
风险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风险有不同的分类。
(一)按风险的性质可分为两类
- 投机风险:同时包括带来损失和带来收益两种可能性的风险。这类风险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没有损失、有损失,盈利。比如股票投资,投资者购买某种股票后,可能会由于股票价格上升而获得收益,也可能由于股票价格下降而蒙受损失,但股票的价格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幅度有多大,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而这类风险就属于投机风险。

炒股具有投机风险属性
- 纯粹风险:只会带来损失而不能带来收益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造成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没有损失,造成损失。例如台风、车祸等。

车祸是一种典型的纯粹风险
(二)按风险的损失的载体,可分为四类
- 财产风险:导致财产发生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
- 人身风险:因人的生、老、病、死、残等原因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 责任风险:责任人因意外或过失等行为而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并依法应负法律赔偿责任的风险;或者无法履行契约所致对方受损并应负合同赔偿责任的风险。
- 信用风险: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因一方的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扇贝“出逃”骗局终!獐子岛扇贝6年4次“逃跑”
(三)按风险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四类
- 自然风险: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导致物质毁灭或人员伤亡的风险。自然风险的特征有:广泛性、复杂性、周期性、危害性。
- 社会风险: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及恶意行为等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成损失的风险。
- 经济风险: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预测失误、价格波动、市场供求变化、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所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
- 政治风险:由于政治原因造成财产毁损、人员伤亡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