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荷洁
五一黄金周(5月1日至5日)将至,香港预计会迎来数以十万计内地旅客。刚巧香港也有劳动节、佛诞连假,两地双向旅游热潮蓄势待发。
两地“高频次、深度游”趋势凸显,五一数据或成暑期旅游风向标。官方预料,随着港澳与内地“双向奔赴”的假日流动成常态,加上五一期间粤港澳三地将举办多场大型活动,毗邻港澳的陆路口岸通关流量将明显增多。
●相关报道:
全是精华!“五一”来香港,游玩攻略来了↓
港府备战五一黄金周!
攻略来了↓“五一”来香港体验新玩法
香港羊毛攻略、暴走攻略刷屏
在内地旅游平台上,香港登上“五一”热门目的地,各类香港购物攻略、羊毛攻略、暴走攻略持续刷屏。当中,有不少有别于传统的景点体验,如旺角雷生春堂导赏团、佛诞吃斋抄经、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音乐节、沙田马场跑马日等。
早前内地大热爱情剧《难哄》部分剧情在港取景,也带火了石板街、中环摩天轮、中环扶手梯、铜锣湾圆形天桥、深水埗鸭寮街等打卡点。

罗湖口岸。中通社资料图
国家移民管理局28日预计,五一期间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达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出入境客流高峰预计主要集中在5月1日和5日。毗邻港澳陆路口岸通关流量将明显增多,深圳罗湖、福田、深圳湾、莲塘与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分别达到25万、22万、15万、10万及10万人次,珠海拱北、港珠澳大桥、青茂、横琴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分别达到37万、12.7万、10.7万及10万人次。
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28日表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经入境处与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内地部门协商后,预计约有490万人次会经各陆路边境管制站进出香港。陆路出境较为繁忙的日子预计为5月3日,出境人次约59万;入境高峰则为5月5日,约58万入境。
入境处估计,假期期间罗湖、落马洲支线及深圳湾管制站将非常繁忙,预计日平均约有23万、21万及15万人次出入境。

罗湖口岸。中通社资料图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表示,黄金周期间日均有约200团来港,数量较平时增一成,其中一半会在港过夜,目前酒店预订率已达85%。
五一晚将有节庆无人机表演
为迎接旅客,旅发局在黄金周将推出一系列应节活动,包括5月1日晚的无人机表演;5月5日佛诞大屿山宝莲禅寺浴佛节、维园佛诞嘉年华,以及长洲太平清醮(有抢包山及飘色巡游)等,给旅客以丰富的玩乐选择。
其中,5月1日晚8时,旅发局将于湾仔临时海滨花园举行以天后诞、谭公诞及长洲太平清醮等三大非遗节庆为主题的无人机表演。表演时长约12分钟,以1000架无人机拼凑出多幅传统节庆主题动态图案,包括巨型花炮、瑞兽麒麟舞动、太平清醮抢包山比赛等。
天后诞——祈求风调雨顺


图:旅发局
传统上,民众会在天后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无人机先组成海浪,色彩绚丽大鱼从海浪蜿蜒腾跃,继而编织成传统花炮,向市民旅客传递祝福。
谭公诞——瑞兽麒麟舞动

图:旅发局
以谭公诞为背景,瑞兽麒麟象征吉祥与平安。无人机呈现“麒麟”点睛后,幻化成七彩麒麟跃上夜空,为节庆增添热闹与喜庆的氛围。
太平清醮——抢包山比赛

图:旅发局
抢包山比赛是长洲太平清醮的特色活动,象征祈福与丰收。无人机将重现抢包山摘平安包的刺激场景,展现香港非遗文化魅力。

无人机表演观赏位置
无人机表演最佳观赏位置为湾仔临时海滨花园。
注意:部分湾仔海滨场地因受角度影响,未能清晰观赏无人机表演;对岸九龙半岛未能欣赏是次表演;无人机表演当天,警方将视乎现场情况实施人潮管制,敬请遵从现场警务人员指示。
无人机表演可能受天气状况影响,旅发局呼吁公众密切留意当局及相关部门网页,取得表演最新资讯。
另外,一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将于5月2日起陆续开展,无人机将重现人们在包山上摘平安包的刺激场景,展现香港非遗文化魅力。

中通社资料图
5月5日晚,“抢包山决赛”将于长洲北帝庙游乐场足球场如期举行。12名晋身决赛的选手将施展浑身解数,分别争夺男女子组的奖项。决赛期间,北帝庙游乐场足球场将设4个区域供市民游客观赏赛事,共可容纳约1650人。大会于当晚10时开始派发免费入场券,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万宜水库东坝9A小巴五一加强服务
特区政府预计一连5日的五一黄金周期间,将有大批人士前往万宜水库东坝郊游,经过运输署与营办商协调,由北潭涌开往东坝的9A号线专线小巴将于黄金周期间的平日(即5月2日)以试办形式提供服务,以应付乘客需求。

运输署发言人昨日称,该专线小巴路线现时只于周六、周日和公众假期提供服务,由北潭涌开往东坝的服务时间由上午9时半至傍晚6时40分,班次为15至20分钟一班,政府留意到近期周末及清明节假期期间有较多游人前往东坝,其中很多旅客选乘的士,而通往万宜水库东坝的西贡万宜路是维修用途通道,大部分路段为单线双程行车,导致交通十分挤塞,亦令由北潭涌开往东坝的行车时间大幅延长,因此决定加强服务。
持续打击的士司机违法行为
水务署已安排承建商在西贡万宜路个别位置进行临时改善工程,以方便来往车辆通过或避车,工程已大致完成;渔护署亦会联同旅游事务署和旅发局,加强推广本港郊野公园的其他行山路线,鼓励旅客按最新交通消息规划行程。
同时,警方亦会在东坝一带作出针对性部署,包括调派军装人员于游人抵达及离开的高峰时段,于西贡万宜路的策略性位置指挥交通,并协助疏导人流,同时采取宣传及执法行动,继续打击的士司机的违法行为。
【港商时评】无处不旅游 处处有配套

万宜水库东坝。旅发局
香港商报评论员 苏信
内地五一黄金周将至,政府预期有大批人士前往万宜水库东坝郊游,将于5月1日至5日加强往来北潭涌至东坝的交通服务,以满足需求,让游客可以更好探索香港自然和文化瑰宝。旅游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体验”,因内地社交媒体爆红的东坝成为旅客游玩热点,早前却因为交通接载能力不足,交通“塞爆”,导致游客怨声载道,破坏了旅游体验。当局闻怨而动,提前做好接待准备,值得肯定。事件也带来启示,近年港府积极贯彻“无处不旅游”理念,推动生态游、深度游、特色游,希望吸引更多游客访港,然而在实行过程中,或多或少暴露出在“配套先行”层面的短板,尤其在郊野行山寻幽探秘方面更为明显。于细节入手,处处有配套,实现从“景观开发”到“体验优化”的跨越,是香港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的关键。
万宜水库东坝以六角形火山岩柱和防波堤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然而目前的公共交通工具仅有在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期提供服务的9A专线小巴,每班载客19人,班次间隔长达20分钟,导致高峰时游客返程需排队数小时。若是赶不及晚上六点半的末班车,只能选择乘搭的士或徒步走到北潭涌,而叫的士被坐地起价似乎已成“行规”,无疑会影响游客对香港的观感。因应五一假期到来的游客潮,政府多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包括因应乘客量加强服务,周四起安排30辆小巴行走东坝9A线,警方加派人员巡逻,协助疏导人流,持续打击的士司机的违法行为等,做好待客之道,营造良好体验,是提升香港旅游吸引力的应有之举。

六角形火山岩柱。
香港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元,海岸、海岛、郊野公园等旅游富矿有待进一步开发。旅发局透过宣传平台“咫尺自然的香港”,以登山远足及探索离岛为主题,向旅客推广本港绿色旅游产品及郊野景致,取得积极成效。例如俗称“4径”的麦理浩径、卫奕信径、港岛径及凤凰径,现时相当有名气,专门来港行山、深度体验绿野风光的游客越来越多。应该说,政府在生态游的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与此同时,随着游客愈发畅旺,配套与需求脱节的现象亦越发明显,亟待改善。
以万宜水库东坝来说,除了要打通交通接载能力不足的瓶颈外,景点亦缺乏餐饮设施、休息区及紧急服务点。若能设计“轻量级”配套如移动餐车、临时驿站等,相信能提升便利性,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又达至旅游与保育平衡的效果。以此类推,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各个郊野公园均可结合自身实际,增设基础服务设施,包括想办法做到手机信号的完全覆盖;设置多语言标识、观景台及地质解说牌;开发预约平台控制人流,实时发布交通及拥挤信息;引入更多样化的自动贩卖机、临时卫生间和遮阳亭,以及因应状况灵活增加交通班次,确保旅客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相信能更有效释放生态游的潜能。
“无处不旅游”理念的落地生根须“处处有配套”。政府、业界和社会各界合力协作,强化用户思维,从微观执行方面,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才能将“绿野游踪”转化为可持续的旅游竞争力,推动人气和财气汇聚。


记者:周伟立 万家成
编辑:蒋璐
审校:卓玲
监制:Ori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