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春天餐桌上的“绿色银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9:21:00    

野菜上桌成佳肴

一场春雨后,香椿、白花、树头菜等山茅野菜破土而出,不仅装点了临沧的春天,也丰富了市民餐桌,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清晨,凤庆县凤山镇二道河自然村村民赫绍莲背着竹篓出门,她手持带有刀头的长竹竿,熟练地把树头菜割下来。“树头菜头茬能卖到60元一公斤,平均也在每公斤20元。”赫绍莲介绍,她家4亩树头菜去年收入约1.2万元,今年刚采摘就接到了临沧客商的订单。

在二道河自然村,像赫绍莲这样的种植户有21户,去年树头菜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有8户。凤山镇京竹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定忠说:“通过规模化种植,树头菜成了群众增收的‘摇钱树’。”目前,凤山镇京竹林社区已发展树头菜320亩,年创收80余万元。

在永德县德党镇牛火塘村,村民们成群结队进山采收野生蕨菜。村民王成林家每天可以采收蕨菜80多斤,一天收入约100元,整个采收季节能增收3000多元。收购商罗秀英介绍,去年经她之手外销的蕨菜达2吨,今年预计翻番。在牛火塘村,仅蕨菜一项就为村民年增收50多万元。

蕨菜经济只是“野菜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永德县德党镇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野生的蕨菜、树头菜、火镰菜、香椿等特色产业每年为该镇群众增加200余万元经济收入。

临翔区拥有2487.3万亩原始森林,为野菜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为野菜的驯化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种源。

在云县涌宝镇山林间,村民腰挎竹篮穿梭蕨菜丛,南糯村张大江做蕨菜生意近20年,收购鲜蕨菜加工后销往省外,一年收购30多吨,涌宝镇有十几个加工点,预计收购量可达400多吨,加工后的蕨菜主要销往我国吉林、辽宁等地以及韩国。

不仅本地蕨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永德、凤庆等县的部分蕨菜也被运到涌宝镇包装批发,销往全国各地。蕨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每年有4000余人参与,实现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

云南网记者 隋鑫 李春林 李彤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 临沧:春天餐桌上的“绿色银行”
    野菜上桌成佳肴一场春雨后,香椿、白花、树头菜等山茅野菜破土而出,不仅装点了临沧的春天,也丰富了市民餐桌,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清晨,凤庆县凤山镇二道河自然村村民赫绍莲背着竹篓出门,她手持带有刀头的长竹竿,熟练地把树头菜割下来。“树头菜头茬能卖到60元一公斤,平均也在每公斤20元。”赫绍莲
    2025-04-29 09:21:00
  • 提质创新扩能 江苏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
    原题:提质创新扩能 江苏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江苏文旅消费供需两旺,以其火热的消费态势成为提振全省消费的主力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2025年一季度,江苏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含建设单位)和84家
    2025-04-29 07:04:00
  • “假小米”马桶被小米起诉判赔3000万,侵权商家:已停止使用相关商标
    极目新闻 有马桶商家使用与小米近似的标识,使用“小爱小爱”作为语音唤醒指令,获利金额达2700余万元。小米公司将相关方诉至法院。近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商标侵权,全额支持小米公司诉请的3000万元赔偿。4月26日,涉事商家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目前已停止使用相关商标。图
    2025-04-27 08:46:00
  • “观鸟经济”持续升温,生态旅游迎来新增长点
    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前不久,喜欢摄影的当红演员李现,以一己之力带火了“玉渊潭打鸟”在内的多个话题,成为这个春季破圈的现象级讨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大陆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约有34万人。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不仅带火了吃住行等一应消费,更助推观鸟产业不断丰富新业态,带来新的“经济增量
    2025-04-26 11:16:00
  • 挥泪甩卖!东鹏控股产品降价影响业绩,一季报利润大降亏损3000多万
    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降价促销成为无奈之举,但这必然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4月25日晚间,东鹏控股(003012)发布2025年一季报,清楚地表明了降价对当期利润造成的负面影响。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9.94亿元,同比下降1.74%;归母净利润为-3044.99万元,同比下降1
    2025-04-26 08:33:00